今年起,浙江多地顺应公众需求,陆续开设“乳儿班”等机构,将服务对象进一步拓展到了6到18个月大的婴幼儿群体。这也是自2020年以来,浙江省连续4年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列为民生实事重点。那么,如何让这些小小孩儿得到专业照护,切实缓解家庭育儿负担呢?
特色“乳儿班” 照护小宝宝
在杭州城区的这家托育园里,保育员在陪着一群18个月龄内的宝宝们进行户外游戏,与两三岁的孩子相比,照护这些“小小宝贝”责任更重。
由于“小月龄”宝宝更需要精细化的照护,托育园给每个“乳儿班”配备了3名保育员,并在社区医生指导下,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餐食搭配、活动项目等个性化照护方案。
在湖州妇幼保健院联合民营托育园,通过打造医育结合示范点,定期对儿童心理行为进行评估,呵护小宝宝茁壮成长。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科长 安静:3岁以下是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阶段,无论是从健康、营养、照护、早期学习和安全等方面都要及早干预。
在精细化照护的同时,各地也全力做好便利化服务。杭州市临平区妇保院的优优托育园推出“小月龄”夜托服务,时间为下午五点半到深夜十二点;舟山18家社区“宝宝屋”面向市民开放,提供临时托管服务,3岁以内婴幼儿一年可免费使用10次。
家长 李女士:很忙就给她送过来,忙好了之后再给她接回去,这样大人省心了。
为进一步减轻托育负担,今年9月1日起,杭州鼓励托育机构公建民营,政府提供场地和装修,让机构实现“拎包入驻”。目前,杭州托育服务平均价格已下降至每月2300元。
杭州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 洪丽冰:通过降本增效来降低整个托育机构的一个举办成本,真正的获益肯定是老百姓。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共有托育机构近6800家,提供托位约28万个。
设立“硬指标”规范课堂教学电子产品使用
近年来,电子屏等课堂教学电子产品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在中小学迅速普及。如何守护好孩子们的眼睛健康?近日,辽宁省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电子教学产品的使用管理设立了“硬指标”。
近年来,投影仪、电视机、电子屏等各类电子教学产品在中小学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虽然这些产品结合声音、图案、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电子教具的使用,也增加了家长和社会对于青少年视力问题的担忧。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课堂教学电子产品使用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控制使用时长、科学规划设计、提高应用能力、保障应用效果等方面提出要求,严格规范中小学校电子产品使用管理,保护学生视力健康。
辽宁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处处长 王晓迪: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屏幕与学生的距离大于3米或者是不小于对角线的4倍,通过这种比较实的举措来强调电子屏幕的规范使用。
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视力发育和认知特点,辽宁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内找准运用电子产品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按照高效且实际需要的原则来使用课堂电子教学产品,严禁用电子课件代替板书,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
在给教学电子产品设定“硬指标”的同时,辽宁省内不少中小学还积极探索更多的配套举措,如规范《眼保健操》做法、培养正确用眼习惯,丰富教学手段减少对电子屏幕的依赖等。此外,辽宁省教育部门还将建立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监管评价机制,切实保护学生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