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长征是载入人类史册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用灵与肉、血与火谱写并贡献给世人的雄壮史诗。长征精神作为长征实践的文化精神创造物,是人民军队红色文化基因的重要源头,是具有历史穿透力、恒久感召力的不朽精神旗帜。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探寻那段“精神之旅”历久弥新的魅力,探寻长征精神所蕴含的文化创造力及其时代价值,以激励我们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认识长征就是认识人类自己
从历史的大尺度才能认清一个重大事件真正的价值意蕴。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类1000年》一书表明,由来自世界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推举出的、由近千年来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一百个重要事件中,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入选。应当说,这是抛开意识形态的歧见,从历史的大尺度来审视长征的文化精神价值。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长征不过历时短短两年时间,不过屈指可数的二万五千里路途,然而这段前所未闻、非比寻常的跋涉,却产生了撞击人类灵魂的巨大效应。即使在过去的80年峥嵘岁月里,也没有阻断、终止人们对它的心往、追寻。难以记数之后又有多少人,包括不同国度、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们“重走长征路”。美国著名学者布热津斯基带领家人“重走”后,不无感慨地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2002年,英国历史学博士李爱德与朋友马普安徒步“长征”后,合著出版了《两个人的长征》及摄影画册,就是想着影响“更多的人来关注长征这段历史”。
长征这段世所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远征,其背后深藏着信仰、精神的价值作用和巨大力量的奥秘。可以说,认识长征就是在认识人类自己,就是在认识人的精神存在的价值,就是在感悟人们实践所具有的文化创造力。
所谓文化创造力,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以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和力量,去改变现状、开拓未来的能力。人类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创造文化,使人成为有思想、精神的文化存在物。人类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历史的过程,就是在传承已有文化成果基础上进行新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与人相互创造、相互促进——文化塑造新人,提升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价值;人创造新的文化,并成为开创历史的现实力量。
从根本上讲,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文化创造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思想和精神引擎。历史在曲折中前进,文化在创造中发展。长征作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策源地、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党和红军用非凡文化创造力谱写的英雄史诗、竖起的历史丰碑。长征以其绝地重生、凤凰涅槃的神奇壮举告诉人们,历史进程中的任何进步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历史境遇越愈残酷,现实考验愈严峻,付出的“代价”愈大,就愈能彰显精神力量超越现实物质条件局限的巨大作用,愈加凸显文化创造力的精神和实践价值。
战争的精华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
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承载。长征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创造,塑造了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特有的文化品格和气质,构成了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优秀基因和重要表征,其全部价值意义,深植于党和红军所展现的文化创造力之中。
理想信念的感召力。红军将士在长征中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使命情怀,让险途化为希望,让原本是由错误路线导致的战略转移,变成荡气回肠、撼天动地的英雄壮举。长征雄辩地证明,具有先进性、革命性的文化精神,越是在逆境、非常状态下,越能唤起人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一支以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为精神支柱的革命队伍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军心士气的凝聚力。面对筚路蓝缕、血雨腥风的炼狱般考验,红军官兵笃信,“只要跟党走,就有前途,就会胜利”。正是对党的绝对忠诚和无比信赖,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高度自觉,无比坚强的革命团结和铁一般的纪律,把红军凝聚成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战斗集体。坚定不移地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意志为意志、党的方向为方向,构成了以转移、转折、转变为主要特征的长征文化,铸就人民军队特有的军魂。
不懈求索的创新力。长征中,面对生死存亡悬于一线的严峻形势,红军官兵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每一个战略方向的选择,每一项作战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无不是红军锐意创新的结果。
精神特质的塑造力。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从攻克天险腊子口,到安顺场17勇士、泸定桥22勇士,那一场场冒着枪林弹雨的殊死搏杀;从野菜充饥、皮带果腹,到征服冰山雪岭、穿越沼泽草地,那一次次超越人类生存极限的挑战,锻造了红军将士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精神品质。
先进思想的传播力。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党领导的红军将自身命运系于民族安危,长征路上走到哪里,就把抗日主张宣传到哪里,就把革命火种播撒到哪里。所到之处,心系民众、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主动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从而赢得沿途广大民众的拥戴和支持。正是把自己置于精神文化的制高点上,在“得道”与“失道”的价值博弈中,红军成为得道多助的胜利者。
有哲学家说,“战争的精华,不是在胜利,而是在于文化命运的展开”。先进战胜落后、真理战胜谬误、团结战胜分裂、实事求是战胜教条主义,这就是红军长征胜利得出的“武为表、文为里”的深刻启示和历史结论。
为长征未竟事业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长征精神是我军精神成长、红色基因的重要源头。面对这个变革与转型空前深刻的时代,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增强我军的文化创造力上,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注入新的文化力量。
当今,文化在综合国力及国际军事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文化的较量深层次地贯穿于政治和军事战略博弈之中,文化创造力已成为国家和军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支撑。实现以强军梦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红军长征的未竟事业。在强国强军的新长征中,同样需要敢闯激流险滩、勇于斩关夺隘,需要以卓越的文化创造力铸就思想和精神的新高度。长征精神凝结着我军优良传统的精华,积淀着人民军队最深层的精神血脉,并深蕴着文化自信力和创造力的相互砥砺、相互增益;不仅永远是激励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奋力开拓未来的精神旗帜,而且为我们打造文化新优势、实现文化新愿景提供了宝贵的创造力源泉。
承接根脉、赓续特色是文化创造的前提,而与日俱新、与时偕行是文化创造的本性,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适应强军兴军时代要求的文化创造力。我们必须立足改革强军实践,深入挖掘长征精神对增强我军文化创造力的时代价值,让长征精神的独特文化魅力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从而使创新文化成为提高我军创新能力的强力引擎。
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精神励后人。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属于新时代的文化创造,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新长征中,戮力谱写熔铸光荣与梦想的壮美蓝图。
(作者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军队政工系教授 邓一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