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解密:贵州娄山关的一条小青藤缘何能长出大山引“雁归”?

中国新闻来源:人民网 2016年09月11日 14:2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图为采访团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采访。王钦摄

  图为采访团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采访。王钦摄

  人民网汇川9月11日电(王钦)在娄山关山脉,长有一种小青藤,已藏在贵州遵义的深山多年,如今却“长”成了藤编产业,铺好了板桥镇娄山关村的致富路,让10年前还是“国家扶贫开发一类”的重点村,在10年后的人均年收入翻了10倍。

  数年来,位于贵州遵义市汇川区北面的一隅,娄山关留给人们的印象,仍停留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词句中。1935年,红军在娄山关战役取得大捷,这段历史从此奠定了娄山关的神秘地位。

  然而,80年后,一根小青藤,同样让娄山关变得“神秘”。娄山关的村民上山割青藤,带回家加工成藤编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就地取材、成本不高、工艺精湛,藤编制品在娄山关村渐成规模,并建成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一条街,娄山关村换了新面貌,很多故事也随之产生。

  坚守换来成功 藤编制品找到出路

  马毅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结缘于藤编。上世纪60年代,藤编在板桥初具雏形,出生自该年代的马毅,自幼喜欢学习藤编技术,编织出一些藤编制品。

  1984年,马毅与妻子结婚。两捆竹子、几捆青藤,成了当时的“家当”,马毅只能凭借手艺,编织藤编产品,却由于当地贫穷,没有市场,藤编产品卖不出去。

  2001年,为了改变生活现状,继续学习藤编技术,马毅离开了家乡。在广东佛山市,马毅找到了一份工作,继续在公司里从事藤编工艺,并且通过学习先进工艺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到了2009年,马毅已是公司里的主管,成为老板器重的人才。后来,马毅回村给女儿办婚礼时,听说政府为扶持当地藤编产业,已建立了信息平台支持藤编产业的发展,并且成立了板桥镇藤编协会。

  “我认真思考了几天,分析了村里发展藤编的优势,我想藤编可以发展成大产业,改变村子的面貌。”马毅说,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选择留在家乡,为家乡的藤编发展找出路。

  4月28日,马毅注册成立了“遵义市毅丰藤艺有限公司”,并租用2000平方米的农房,按照先进技术研究设计藤编产品,并突破传统样式将藤编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改良,产品品种由十几种增加到上百种。

  经过几年的努力,娄山关村的藤编制品迅速走向市场,北京、重庆、江浙一带等已成为重要的销售产地,广东的10余家企业已与马毅进行合作,藤编制品打破了“走不出去”的瓶颈,马毅也实现了从年均4000元的收入到每年超过400万营业额的转变。

  引导聚集发展 抱团改变传统思路

  藤编产业发展了,马毅花了一番心思,藤编需要赋予深层次的含义。于是,他编织了一只“藤归雁”,放在了公司的显眼处,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关注。

  在马毅看来,“藤归雁”既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次总结,也是对娄山关藤编产业发展的总结,更深层次的寓意则是呼吁家乡人返乡创业,共同走上致富路。

  “现在板桥镇从事藤编加工的有120余户,很多农户都创办了自己的藤编加工厂,解决就业300余人,年均销售额达800万余元。”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党委书记彭正伟说,板桥的藤编产业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致富有门路。

  截至目前,板桥镇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一条街已有藤编、农家乐及乡村旅馆共112家,实现了家家有庭院、户户有经营、人人有就业、天天有收入,藤编产业已惠及到更多村民。

  “农民工通过多年在外打拼,很大一部分在资金积累、经验汇聚、技能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创业的前提。”马毅认为,藤编产业还需要引进更多创新创业的带头人,进入返乡创业的实践。

  引导聚集发展,传统农民的创业问题是零散不成规模、信息传递慢、缺乏社会网络支持。为此,板桥镇分别于2004年和2013年成立了“遵义市娄山藤编协会”和“娄山关村藤编支部”,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避免恶性竞争,增强了发展凝聚力。

  当然,这种发展模式采取一种新思路:由产业大户接下生产定单,分到农户加工,然后产业大户计件付费,再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更方便了有共同意愿、共同理想的创业农民、返乡农民在一起创业,打造出一种新型的农民创业模式。

  制定扶持政策 返乡创业政府给补贴

  “一直以来,板桥镇为引导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均制定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外出农民工也是积极响应,纷纷返乡创业。”娄山关村藤编协会支部书记马天志坦言,现在村子里做藤编产业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还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开始经营起多种业态。

  为了发展当地藤编产业,汇川区委、区政府也给予了板桥极大的支持。在板桥镇打造了藤编一条街升级版,对板桥镇街道的居民住房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造,帮助农户进行藤编产品的研发、帮助藤编销售户装修门面和展厅,为农民工提供了一方创业就业乐土。

  根据《汇川区总工会关于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方案》和《汇川区小额担保贷款实施细则》,汇川区将从培训、教育、资金、维权等方面全方位给予返乡农民工政策支持和保障,让农民工带回了市场观念、技术和经验得以落地,同时也实现了发达地区与落后乡村的联系和对接,使之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真正动力。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依托于主导产业,还需要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做配套。”汇川区总工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板桥镇是一个结合本地实际谋发展的典型,汇川区将认真分析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景,将返乡创业分片区定位、分行业整合、分群体培育,引导和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找到符合产业规划、符合发展定位的项目。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给补贴。遵义市还出台了计划,将在2020年以前引导32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农民工创业每人最高可贷款10万元,由财政贴息。同时,遵义将对建档立卡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发放免担保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每户贷款金额为5万元,贴息标准为年利率的5%。此外,自主创业的农民工,符合条件还可以享受经营场所租金补贴。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