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世界难题的中国答案】织金珠藏:搬得出住得下的生态移民扶贫样本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6年08月30日 18:1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佳勇)2015年11月28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珠藏镇幺冲屯上组只有五六户人家,一条毛路通往五六里地外的珠藏镇,这条毛路窄得让两个背着东西的人对面交会都很困难。

  38岁的杨明军一家守着一亩多土地,依靠种植玉米和土豆为生,生活难以自足。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易地搬迁成为杨明军一家脱贫的新出路。

  “过去养猪都卖不出去,屠户嫌路远不愿来收猪,把猪赶到集市上还要走四五个小时。”杨明军告诉央视网记者,如今赶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他们已经搬到了珠藏镇上的易地扶贫搬迁点上。

  跟幺冲屯上组一样,珠藏镇需要易地扶贫搬迁的村落还有好几处。

  珠藏镇位于织金县西南面,总面积130.4平方公里,人口56799人,该镇8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015户5641人,“十三五”期间计划易地扶贫搬迁332户1376人,涉及15个村19个村民组。

  按规划,珠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总投资8256万元,工程占地74.5亩,设计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预计安置355户1376人。

  当地政府整合扶贫政策和各项资金,根据当地群众独门独户居住的习惯,按照每户3.5万元的标准,设计了矮楼层、四合院的房屋,并配套菜园子、圈舍,将过去遮风挡雨的简单住房变为居住、生产多能合一的幸福家居,让搬迁群众“变居不变情、离乡不离土”,实现“和谐搬迁、幸福脱贫”。

  针对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当地政府整合资金200余万修了建720平方米的四合院,专门划定可容纳24户的区域供他们居住。

  同时,投资约200万元建设100多亩菜园子,引进企业投资约2800万元修建了养殖场,面积3000-5000平方米,为每户搬迁户提供10-15平方米进行牲畜养殖,使他们可以延续农耕生产习惯,实现“搬得出、住得下”的有效过渡性保障。

  “一下子从乡下人,变成镇上的人,这个确实要感谢国家,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杨明军声音有些激动地说。

  为了解决生产发展问题,当地政府还为易地扶贫搬迁的贫苦户提供了30个保洁工作岗位、10个城镇管理公益性岗位。

  村民原来的土地则复垦,种植了花卉、经果林,规划建设油用牡丹种植基地等,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补助、企业收购等手段,增加农民收入。

  如今,杨明军做了专职司机,爱人则到镇上的中学帮厨。老家留下的土地将种植经果林,每年还能参与分红。

  织金县扶贫办向央视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来,织金县实现8.04万人脱贫、政策兜底贫困人口31588人,未来三年将使19.78万人全部脱贫,2018年实现全县国家级“减贫摘帽”。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