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记者手记:“咸鸭蛋”奶奶的质朴心愿

中国新闻来源:光明网 2016年08月27日 09:50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网络媒体走转改】手记:“咸鸭蛋”奶奶的质朴心愿

  廖秀英老人和她的咸鸭蛋

  虽然与瑞金壬田镇凤岗村的廖秀英老人素未谋面,但对她的故事却并不陌生。在采访这位当地红人“廖奶奶”前,网上检索关键字查询发现“八旬老太试水农村电商卖咸鸭蛋”“电商明星廖奶奶”等媒体相关报道,详细讲述了这位老人腌咸鸭蛋“创业”的故事。

  8月25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了凤岗村廖秀英老人家里。此时,廖秀英正在和二儿媳妇坐在院子里腌鸭蛋。老人身穿深色花布短衫,花白的头发上戴着一个旧式发卡,手上还沾满了腌制鸭蛋的黄泥水。

  今年86岁的廖秀英祖籍广东,在日本侵华时期,她被参加革命的父母送到江西瑞金避难。父母为国捐躯后,她便扎根在这片红色土地。

  廖秀英所在的村落凤岗村山清水秀,土鸭自然放养,鸭蛋营养价值高。廖秀英对们说,早年家里条件差,常用当地的土方法腌制咸鸭蛋,一部分用来改善家人伙食,另一部分用来售卖换取生活费。“在农村,鸡蛋、鸭蛋很常见,但以前都是奢侈品。除非家里来了客人,才舍得买、舍得吃。”

  从16岁开始,廖秀英便开始腌制、售卖咸鸭蛋,多年来逐渐练就了腌蛋的好手艺。然而,真正靠腌制咸鸭蛋脱贫致富,还要从2015年说起。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春风吹入瑞金,当地掀起了电商产业进农村的热潮。借助邮政部门的扶持,廖秀英搭上了电子商务快车。当年5月份,她的“廖奶奶咸鸭蛋”登陆“村邮乐购 农村e邮”电商平台,并成立了合作社,具体网络销售工作由老人的孙子、孙媳负责。仅仅一年的时间,依靠电商平台共卖出咸鸭蛋200万余个,月纯利润达18万元。

  “看到这么多人买您的咸鸭蛋,您高兴吗?”听到的提问,廖秀英老人咧开嘴笑着说,“高兴啊,当然高兴。”

  “为什么高兴?”老人想了想回答:“看见别人吃我的咸鸭蛋后说‘好吃’‘爱吃’,就觉得很高兴。”

  “您知道互联网吗?了解网络吗?”廖秀英说:“鸭蛋可以放在上面,让很多人买,让人们都能吃到。”

  ……

  或许眼前的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电子商务”,甚至可能也并不清楚与她的合作社联系紧密的“农村e邮”的运营流程。我想,称她是一位民间老手艺人或许更为合适。

  “如果有人想学你的技术致富,愿意教吗?”老人很迅速地回答道:“愿意,愿意”“如果你想学,我一会儿就可以教你。”

  “您现在有什么心愿?”老人说,“想让更多人学会技术。有钱大家一起赚,大家一起致富。”

  或许因为廖秀英不会说普通话的缘故,与交流中言语并不多。不过,这几句话简单、淳朴的回答,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天前采访过的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

  30年前,罗开富继红军之后,按长征原路、同样用时368个日夜走完了两万五千里。他在讲述自己的“长征”故事时提到,1984年11月7日,他走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一位名叫徐解秀的老太太说自己50年前的昨天晚上,有3位女红军在长征途中到家里借宿,临走时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了一半给她。老人说:“她们让我明白了什么叫红军,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和红军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什么是长征精神?什么是优良的革命传统?作为革命烈士后代的廖秀英这种“无私教技术,带大家致富”的质朴心愿,这种帮助他人、团结互助、致富不忘乡里人的奉献精神,不正是像这3位女红军一样吗?她的所想、所做、所盼不正好是对革命老区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实践吗?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两年廖秀英的合作社一直带领着村民们精准脱贫致富,去年合作社吸纳了23户贫困户,今年又扩充到了33户。在革命老区,我们期待有更多像廖秀英老人这样的“领头人”,传承优良革命传统精华,无私地带领着老区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文/图 光明网李政葳)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