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电信诈骗首现“真人秀” 追上门骗走银行卡

法治新闻来源:北京日报 2016年08月10日 06:2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本报讯(记者 高健 通讯员 翟晓磊)“大妈!这是电信诈骗,是骗子冒充警察,您不要上当!”经过银行工作人员一番劝阻,张大妈几十万元的存款总算保住了——然而,三天后,这笔钱竟然还是被升级版的骗术给骗走了……昨天,西城检察院通报,电信诈骗首次出现“真人秀”——为了骗财,他们直接冒充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取走被害人身份证、银行卡等。

  今年6月,张大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安局的办案民警,经调查发现张大妈的账户中有大量赃款,涉及一起洗钱大案,需要把张大妈账户内全部资金转移至其指定的“安全账户”。在骗子远程遥控下,张大妈来到银行要汇款,但是经银行工作人员劝阻,总算拦截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

  可张大妈仍不放心——万一真有案子,这几十年的存款不就保不住了。两天后,“民警”再次打来电话威胁,还告诉张大妈,自己绝对不是骗子,可以让公证处的工作人员现场公证张大妈的身份材料和存款信息。

  第二天,一名“公证员”上门。“公证员”掏出手机,调出一张印有红头文件的照片,文件上称发生一起重大经济案件,并提及张大妈的账户涉及洗钱。于是,张大妈完全相信了对方的话,将银行卡、存折、身份证等都交给了这名“公证员”。随后,“公证员”通过不断试探,套出了张大妈的银行密码。“这些东西,我得带回公证处公证,稍后给您送回来。”“公证员”随后直接带着存折和银行卡到银行,取走了张大妈几十万元的存款。

  检察官透露,该案还在进一步侦查中。

  据介绍,以往的电信诈骗为逃避打击,犯罪嫌疑人都是尽量减少和被害人接触,从没有真人上门骗钱这一环节。如今,“升级”手段出现,一旦“真人秀”诈骗成功,犯罪嫌疑人就能冒充被害人亲属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办理转账、汇款等业务,架空了银行的电信诈骗提示,当被害人发现被骗时,钱款早已被嫌疑人转移。

  检察官提醒市民,遇到诈骗电话,首先要冷静,如涉及某一具体的机关时,可以直接和该机关核实,切勿仅看来电显示就盲目相信来电方为司法机关;而且,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均有严格的程序规范和要求,办案人员如需核实案情会依法进行,特别是涉及扣押、冻结当事人财产及限制当事人自由等侦查行为,相关办案人员均需履行严格的法律手续,并出具相应法律文书,不会仅通过电话的形式进行案件调查,更不可能要求当事人通过自行转账的方式进行财物扣押等;对于自称属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时,当事人应第一时间要求其出示有关证件,并向其工作单位核实该人的真实身份,同时,当事人对于个人财物和个人信息要注意严格保密,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防止冒名顶替的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