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网络媒体走转改】彝族干部驻村三年 不断穷根心不甘

中国新闻新华网 2016年03月31日 11:2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黄健和村干部及村民交流春耕生产情况(3月23日摄)。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新华网贵阳3月30日电(卢志佳)记者把手放到黄健的被褥上,瞬间感觉到潮气的浸润,床单就像刚刚经过洗衣机甩干一样。从2014年3月前往花溪乡丰坪村驻村任第一书记起,41岁的贵州黔西县民宗局干部黄健已经在潮湿中熬过了数百个夜晚。

   远在深山的丰坪村海拔高,温度低,而黄健的床铺安置在村委会简陋的农家书屋里,很难阻挡湿气的侵扰。“电热毯开上20分钟之后,水蒸气就腾腾地往上冒,再烘上20分钟我才能上床睡觉。”

   3月23日,记者随黄健一起前往丰坪村,县城到村里要3个小时车程,一路上道路从平坦变坎坷,土地从肥沃到贫瘠,手机信号从4G变为“无服务”。进村之后一路“咆哮”的越野车,到村委会后也寸步难行了。

   丰坪村现有住户352户,总人口1569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离县城最远的贫困村。

   由于气温低,土地石漠化严重,丰坪村的农业生产可谓“广种薄收”。

   “村外已经开始吃苞谷了,我们这的苞谷才刚冒须须,石头地里也长不出几颗苞谷米。”65岁的村民杨德仙想不通,村民们并不懒惰,没日没夜地干活,到头来还是没个好收成。

   恶劣的自然环境时刻考验着这里的村民,滞后的基础设施也没能“施以援手”。

   黄健在村民家走访的时候,曾见过这样的场景,一户村民晚上洗脚只用一盆水,一家人轮着洗。“小孩子先洗,洗完老人接着洗,第二天还要拿洗脚水浇菜。”黄健说,村里还没有自来水管网,村民吃水都是从山上引流,只要超过10天不下雨,大家就要去水源地挑水吃,一来一去要1个小时。

   黄健坦言,他本身也是黔西县当地的彝族群众,但却是驻村之后真正住下来,他才体味到,远在深山的少数民族同胞们过着如此艰辛的生活。

   有了这样的感同身受,有了走访时许下的一个个诺言,黄健驻村一个月后就开始积极为村里跑扶贫项目。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央视新闻下载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