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凤:“鱼皮衣”传人

灰白鳞纹宛若水墨画,软糯材质堪比天鹅绒,图腾纹饰暗藏着远古讯息,立体裁剪巧合了现代审美……这就是出自赫哲人之手的鱼皮衣。如此妙物,竟险些消亡。这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得从商周时期说起……

赫哲人自商周起就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与世隔绝,田渔而食,因衣其皮,自给自足。树叶、草秆、羽毛、兽皮都曾是古代先民的衣料,鱼皮则是老天爷专门给赫哲人的恩赐。清道光年间,传教士布鲁尼埃曾来到这个“鱼皮部落”,族人们的装束让他大开眼界,用鱼皮做的服饰不仅很结实,而且穿着鱼皮靴趟过溪流或踏雪而行,就像走在干地上一样,能够抵挡寒气和潮湿。

可自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族人纷纷改行务农或经商,渔猎生活渐渐褪色成了模糊的概念。大伙儿都开始买棉布做衣服,又省事又时髦。而鱼皮衣工序复杂、制作费力慢慢的自然就没人做了,也没人穿了。

幸运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在保护性发掘各地的民间文化时重新发现了赫哲族的鱼皮文化。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尤文凤,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她从15岁起随母亲尤翠玉学习鱼皮制品工艺。据尤文凤说,制作鱼皮衣首先要挑选大鱼,最小的也得七八斤,几十条鱼的鱼皮才能做成一套。以前赫哲族人制作鱼皮衣所用的鱼,都是靠出江打渔得来,尤文凤回忆起小时候“棒打狍子瓢舀鱼”的情景,她说那时候江里的鱼多,现吃现打也比去市场买着方便。而现在的松花江上,已经很难看到打渔人的船只,虽然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船,可以到更远的水域去捕鱼,但依然无法打到更多的鱼,打渔的收入还不够买柴油的钱,所以打渔的人家已是越来越少。

而靠买鱼制作鱼皮衣的话,成本非常昂贵,一件衣服的成本就在3000多元人民币,尤文凤一般都是接了订单才在家里做。赫哲人最早没有棉花,所有的制衣原料都来自于捕猎中可以得到的物品,但现在用于缝制鱼皮衣的已经改为棉线了。她取出一小块胶棒介绍说,这是用鰉鱼鳔熬成的鳔胶,粘合力十分强劲,用来粘贴袖口和衣襟上的纹饰。但由于鰉鱼现在已难得一见了,这种传统粘合物也就要消失了,自己手中的这一小块鳔胶已是最后一块了,舍不得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把赫哲族的鱼皮制品带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并喜爱上这些手工艺品,尤文凤就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子开办了赫哲族鱼皮文化展示厅,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她还担当起这里的解说员,客人来参观时,她会用赫哲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为客人介绍。尤文凤的解说很的特点,有时候她会边说边唱,这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伊玛堪”,赫哲族没有文字,所有的历史都是用这种口传的叙事长诗形式记录,一代一代通过说唱艺人保存下来。现在会说赫哲话的老人越来越少了,能传唱祖先歌曲的人就更少了,尤文凤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尤文凤的生活很充实,她除了要教三个儿媳和孙女学做鱼皮衣以外,还在教村里的年轻人学唱赫哲族语言的民歌,她要先把汉字的歌词翻译成赫哲语,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教给年轻人,好在现在科技发达了年轻人可以先录下歌谣,通过录音学习。这也是一种让赫哲族古老文化传承的方式。

现在,尤文凤还参加了村里的歌舞队,天天和一群年轻人一起唱歌跳舞。对于这个只有4000多人的民族来说,无论从服饰、语言、建筑还是生活方式上,赫哲族的标识几乎不可辨认了。本民族的语言,歌舞,服饰,带有赫哲族传统烙印的都是这些赫哲人努力想要保留的对象。这些歌舞排练完毕后,演员们会穿着鱼皮衣在文化村中表演给游客观看,告诉来到街津口的每一个人,这里曾是一个鱼皮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