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与博士共贪欢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0日 14:23 来源:

  ?魏 鸿

  肖博士是谁?

  2004年底,CCTV-12全面改制的时候,肖博士出现了!

  这个社教中心学历最高的人――《见证》栏目的主编,就要无条件地接管《新闻夜话》的原班人马。新闻嫁给纪录片?怎么想都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前途难料,许多人都准备撤了,但是强烈的好奇心又使得大家特别想知道新来的制片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上网,搜索,输入“肖同庆”三个字,很快,一份还算详细的个人简历出来了:七年前博士毕业进台后,一直在和纪录片厮混,写的书,做的文,深刻地无法读懂。一个学者型的电视人,一个儒雅的博士该不会是印象中的书呆子吧?由他来掌管一帮个性张扬的新闻记者,成么?

  第一次与肖博士正式见面,是董石才主任隆重向我们介绍他的来历:社教中心学历最高的人;大型系列片《百年中国》的总撰稿;《见证》栏目的主编;著书立撰多部;筹备即将上马的新栏目做样片时的拼命三郎……

  再看肖博士一身休闲打扮,瘦高的个子,鼻梁上架着所有学问人必不可少的眼镜,腰板极不情愿挺直似地坐着,未开口先满脸率真地笑了:“我是空降过来的,没有带一兵一卒,以后要仰仗各位的支持了……”

  寄人篱下的快乐时光

  博士一番话之后,大家的心里开始有底了,没想到他是如此地谦和;没想到他是如此地真实;没想到他的真诚很快打动了我们;没想到看了样片后动摇了我要走的欲望……总之是他的出现,让许多人浮躁的心安然了许多。

  社会与法频道开播日近,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新栏目筹备组暂居《见证》的红楼小院。小院内常能见到喜鹊飞来飞去,落在枝头从容地享受柿子果的香甜;猫猫狗狗的小动物大摇大摆地出来进去如入无人之地;《见证》的兄弟姐妹们见了肖博士带来的队伍亦如自家人般体贴、亲热,偶尔也会有一两句酸酸的话撂给肖博士:“另立门户了,人丁兴旺啊!”

  就在那间不足10平米的小房间,组里人员从刚开始的三、四个人增加到十几个,再到二十几个,隔壁就是《见证》的办公室,仗着是肖博士的娘家,我们在此白吃白喝,嘻笑打闹。平静的小院突然来了我们这些唧唧喳喳好奇心十足的人,连物业管理人员都觉得小院热闹了许多,有事没事总打听我们是哪部分的?是否要在此安营扎寨?

  《见证》的成员个个直呼制片人陈晓卿的大名,陈晓卿有事没事也过来跟我们开开玩笑,但是我们这边全是新来乍到摸不着东西南北的人,加之总有人诚惶诚恐地慕名前来应,“肖老师、肖博士”胡乱地叫着,那种生分与隔壁俨然一家人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心中不免有些羡慕:也许不久的将来,博士面前我们也可以没大没小呢!

  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做纪录片的人,见到他们有点井底之蛙的感觉,但是陈晓卿的大名还是有所耳闻的,于是我们中先入驻红楼小院的几个人开始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在他背后对着一个个新来的人指指点点地介绍:“那个脸黑黑的人就是陈晓卿啊。” 后来陆续见到了孙曾田、梁碧波等几位中国纪录片大腕,他们身上某种共性的特质跟肖博士有异曲同工之处,我们开始被他们吸引了,私下里窃窃私语:为什么做纪录片的人能如此真实、平和地生活?为什么跟他们接触会没有压力,感觉比较舒服?甚至他们在跟你半真半假开玩笑的时候,你也无须防备受伤害,因为他们没有丝毫的恶意。

  后来无意间看到白岩松为纪录片人群画的素描,略有同感:他们似乎不尊重领导,却注意普通人的感受,他们怕“大大”的事,却喜欢在生活中、在“大大”的事中,找一个“小小”的点,然后把它们放大;他们最怕的是假,最担忧的是不专业,最期望的是拍的玩意叫作品,放个几年拿出来还能看……

  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要做出20集备播节目,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一切都在紧张忙碌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能在紧张备播的日子里与这些电视精英人群相识相望,有点误入桃花源的感觉,有时候竟会忘了开播压力。直到有一天我们又在没日没夜地蹭《见证》的机房,忘了《见证》的节目也要正常播出。那天陈晓卿悄悄站在我们身后,手里拿着要审的片子,对我们说:让我先审片吧,看你们一时半晌也编不完,如果我说现在不让你们用了,肖博士会不会从这楼上跳下去?

  为谁消得人憔悴?

  2004年12月28日,社会与法频道终于开播了,盛大的开播晚会现场不仅邀请了国内各政法领域的头面人物,作为各栏目的制片人也都应邀到开播晚会现场同庆开播。我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在蜗居办公室博士每天必看的开播倒计时牌上,画满了张灯结彩的灯笼,再用火红的笔写上大大的“同庆开播!”一个多月来为了这一天付出的辛苦都随风飘去了,整个频道的置换创办从决策、拿方案、做样片、招兵买马到开播,只有3个月的时间,谁说不是一个奇迹呢?而我们从认识博士到下决心留在麾下,日夜奋战迎接开播,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会儿大家一致感叹:博士的名字起得真好,他的到来总是伴随普天同庆!

  开播了,博士终于可以安心回家睡觉了。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背影虽然疲惫但是快乐的样子,我们有时候会想起那些日子每当深夜他和主编挨个送我们下班回家的情形;想起他为每个加班的人张罗订餐的情形;想起有时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偶然在门口碰到博士,他会煞有介事地向你鞠躬,并且郑重其事地说:“辛苦啦,谢谢诸位”……

  博士惜才爱将的迫切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几番挖人行动都由我去执行,当然挖人也是有对象和原则的,并非不择手段。但是只要是发现了可造之才,博士眉宇间透出的兴奋完全溢于言表,主编冯冀与他的配合默契更是令人叹服,从策划、分析、致电、面谈到猜测口味、选择合适的地点吃饭,赤诚相待的那份真诚和热情谁能不受感动?谁又舍得拒绝?

  那天梁碧波老师给我讲了一个让他感动的故事,说到了博士的可敬之处:一年前拍《守望三峡》,梁老师带的拍摄组凌晨5点开船,那天众人凌晨4点起床,谁也没想到肖博士已早早等在江边,请大家吃完早饭,站在寒风中目送摄制组远去……那天之后,梁老师就发誓:以后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是肖博士的事他都会特别放在心上……

  千里姻缘“一线”牵

  时常在饭堂听到《第一线》的“七仙女”唧唧喳喳乐哈哈的其他栏目的人,时不时会羡慕地说:咳,频道的美女都集中在《第一线》啦!于是又有人说了:美女在《第一线》会比较安全。话音未落肖博士就异常警惕地说:你什么意思?是说我不正常吗?哈哈,类似回味无穷的小幽默总会不时地在紧张的工作中出现,肖博士的幽默和过人的情商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在调剂着第一线工作节奏。这哪里像印象中读死书、死读书的博士呀!肖博士用他的行动改变了我们对博士称号的偏见,原来博士两字不是仅代表博学的!

  《第一线》顺利开播后,《见证》的兄弟姐妹给博士算了一笔帐,即使是天天审片,每天也要N多个小时;而他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似乎并没有被繁琐的事务所累――

  不知道博士用了什么方法使得《第一线》的收视率稳步攀升、品质有口皆碑;使得栏目内欢声笑语,路过之人羡慕不止;使得来自各方的男男女女聚集在一起,说起《第一线》就备感骄傲;而且满屋的娇声细语在谈笑间会由衷地盛赞《第一线》的男士个个绅士……

  只记得博士为《第一线》写的工作手册开篇竟是“爱情箴言”,字里行间他所表达的特别处事之道就是对待爱情忠贞不渝的四个字――不离不弃。博士笑语:不能始乱终弃,既然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就应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常厮守、勿相忘、共贪欢!

  原来肖博士是个彻彻底底的完美理想主义者,他追求的或许是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的,但是他会固执地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品味。不过有时也会胡言乱语……

  英雄酒短

  博士只有在喝醉的时候才会“胡言乱语”,博士的醉常常伴随的是满口失控的英文,以我们的理解,原本正常人说英文都会语无伦次的,以博士平日里谦逊的治学为人态度,恐怕只有在酒醉的时候暴露一下实在无法掩饰的学问了。博士的经典语言早已在《见证》广为流传――“Give me a pen , please!” 瞧瞧人家! 喝多了要个盆都如此中西合璧,真真令人叹服!如果此时你借机夸他两句,他还会给你唱字正腔圆的京剧“空城计”,然后还会给你详解唱词的大意,很负责呢!

  真正见识博士的醉意,是在我的片子被公审之后。那天我和朱红群合作的6集系列纪实片《中原涉黑第一案》完成编辑,第一次在栏目进行公审,由于该案拍摄期间遭遇的种种磨难,使得它的出炉给大家带来了些许的期待,加之它是栏目创意策划成功的一个案例,审完片之后,肖博士决定为我和朱红群庆功,栏目组全体人员来到“湘约人家”共进晚餐,一醉方休。

  席间博士开始策划给缺席的几位“家庭成员”发骚扰短信,意在提醒他们加强团队意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于是每人编辑一个字的短信同时群发,就构成了这样的短信内容:“做爱做的事,交配交的人,在第一线。”

  没想到短信效应给缺席人等带来了莫大的刺激,他们纷纷来电询问我们这边发生了什么。于是在座的20多位同仁又编辑一条同样的短信群发给他们,内容就是:“肖叔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那天我们玩得很开心,大家开玩笑说那天是我和朱红群大喜的日子,可喜可贺!我们也就佯装新人开始给大家轮番敬酒。肖博士就在一片狂欢之中醉意朦胧了,等到一个个心情不安的人打电话过来询问肖博士怎么啦的时候,肖博士就开始口吐莲花,那些不听话的、管也管不住的英文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了:“who are you?” “hurry up ! hurry up xiangyuerenjia.” ……

  我们从《见证》的红楼小院搬走后,陈晓卿老师怅然若失,合作8年的搭档转战移师,不由得心生感伤,于是就有了3日后广为传阅的名文《你看你看博士的脸》,此后不断读到回应的文章。那天酒后我看到英雄酒短的博士,也有了回应的冲动,毕竟欲走还留的我无意中见证了博士开辟《第一线》战场的难得经历,也想在此向敬爱的陈晓卿老师汇报:博士已然成长,您就放心吧!不过看到博士竞聘制片人的现场有你派来的卧底助阵,好感动你们的情意绵绵。呵呵……

  2005年6月

责编:西寻

相关视频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