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9月5日电: 自涪陵城顺江而下半小时,我们就到了南沱镇连丰村。
这是长江南岸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但它却有着“百万移民第一村”的美誉。1998年春节,连丰村率先在千里库区完成建房搬迁,揭开了三峡百万移民安置第一页。4年过去了,连丰村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它创造的历史是否经住了时间的检验?
初秋的烈日,火一样烤在背上。汛期涨潮的江面,近看浑浊平静,远眺浮光跃金。沿江平整的水泥路面上,车速总能保持在60公里以上。司机小王说,这路是用移民补偿资金修建的,通车已经三年多时间了。”过去这些路天晴三尺灰、落雨一身泥,40公里路得折腾近两个小时。”
说话间已到了连丰村。一条宽展的水泥街道,两排整齐的移民小楼,整个村子静悄悄的,只有晒在街道上的稻谷,提醒着现在正是收获的农忙季节。年近50的村支部书记张洁蓉告诉记者,年轻人不是到外地经商打工,就是到村办企业上班,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连丰村共有515户、1784人,需要搬迁的移民共有81户、381人。“我们从1996年就开始搬了,到1998年春节的时候,大家都住进了移民新居。”说起创业史,张洁蓉抑制不住自豪的情绪。
记者的采访吸引了不少老乡。光着屁股的小孩好奇地盯着我们的手提电脑,屏幕上跳出的文字引来他们阵阵惊叹;老人们捏着长长的烟筒,有一口没一口地吐着圈儿;勤快的妇女即使和记者攀谈,也没忘记她们手中的活路。移民们掐着指头,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述到过连丰村的每一位中央领导。
顺江吹来的风,轻轻地抚摸着街旁的黄桷树叶。“生活比过去好多了。”这是移民们对搬迁的总体评价。张洁蓉说,过去的房子都是泥墙土坯,人均只有十几平方米。现在大家都住上了二层小楼房,每家的居住面积都在200平米以上。村民梁大伦一家3口人,上下两层共220平米。客厅里摆着彩电、冰箱,装着电话、空调,地板擦得一尘不染。张洁蓉告诉记者,1997年全村有电视机的家庭不到一半,现在不但家家有了彩电,VCD机、高级音响也摆进了家,30%的家庭还买了两台彩电。
移民们的另一个感受是路比过去好走了。在村民们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他们居住的“遗址”:零星的断壁残垣沿江散落,有的路段是一截凹凸不平的石阶,有的只是容得下双脚的羊肠小道。71岁的高存忠老人说,他们祖祖辈辈住在长江边,逢集赶场都是肩挑背磨,遇上下雨天,还少不得摔几个跟头。现在大家住在一条街上,公路通到了家门口,上城只需要半个小时,“卖菜串亲戚,方便得很。”
和生活水平比起来,移民们对生产形势更多的是理性思考。三峡蓄水后,村里人均耕地下降到0.4亩。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单位面积效益,成了保证移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的唯一选择。张洁蓉说,村里根据沿江的气势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决定以笋用竹、龙眼、榨菜三大经济作物,代替原先以粮为主的种植结构。在长江沿岸,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种植“生态屏障”的笋用竹经济带;在靠后的水平田里种植反季节的荔枝龙眼等名贵果品;在旱地山坡地上,种植传统的经济作物榨菜,给村办榨菜企业提供原料。
中午的日头正毒。长江边上100多米宽的食用笋绿色屏障,显得清翠欲滴;靠后是一层层新修的梯田,荔枝、龙眼已有半人多高;再往上的蔬菜、榨菜头种植园里,蔬菜肉叶肥嫩,长势喜人。张洁蓉说,目前村里矮化密植的龙眼已达40多亩,笋用竹100多亩,榨菜200多亩。1997年搬迁的时候,村民们的年均纯收入只有1630元,到去年底已经达到2204元,增幅高出重庆市平均水平。
尽管像开花的芝麻,移民们的生活水平节节高升,但他们对今后的生活还是有不少担心:榨菜头有的年份每公斤收价1元以上,但去年一下子跌到了两角钱;笋子和龙眼现在俏卖,以后会不会“烂市”?“我种了一辈子地,就数现在的地难种。吃不透市场行情,种得越多就亏得越大。”高存忠老人感叹说。但张洁蓉的看法却比较乐观,她认为这是刚步入市场的农民的普遍心态,随着市场意识逐渐增强,以后的路子肯定越走越宽。( 新华社记者令伟家 刘刚 陈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