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聚焦长三角:三大病症困扰长三角民企自主创新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3月01日 21:04 来源:新华社
    专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新华社上海3月1日电(记者裘立华、裴文彬、姜帆)记者调查发现,一流的设备生产二流的产品,最后只卖出三流的价格,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中相当普遍。目前,有三大病症困扰长三角民企自主创新。

  企业投入大量的装备改造费用,有制造高端产品的能力,但甘愿在中低端产品市场打拼。此谓“设备过剩症”。

  浙江省绍兴县和杭州市萧山区聚集着国内最大的纺织集群,上世纪90年代末完成了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目前,这两个地区拥有德国、意大利等生产的世界上最先进的无梭织机,无梭化达到90%以上。然而由于企业过去一直生产中低端产品,导致了现在的状况:一流的设备生产二流的产品,最后只卖三流的价格。

  同样,苏州一家民企设备、技术都不差,但没有自己的品牌只能为美国一家公司生产鼠标,每年出口2000万个鼠标,在美国每个鼠标售价40美元。但是一算效益账,辛辛苦苦干活的企业一个鼠标只赚3美元。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大多数民企开发新产品以仿造为主,大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很快就能被其他企业模仿,享受高额利润的时间极短。因此“不创新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的心态在民企中普遍存在。此谓“创新恐惧症”。

  浙江温州是锁具之乡,这里的企业自主开发的锁具最多能维持15天生命周期,15天后别的企业就已经仿造出同样的产品,最后大家互相压价销售。绍兴县中国轻纺城的布商告诉记者,只要新产品一出来,哪一种产品好销,企业只需买手绢那么大的一块布,没几天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这样的布,这种状况下谁还敢花大力气开发新产品?

  在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人才缺乏。民企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科技人员大都是“土专家”,长期依靠自我摸索和实践,同时由于高校资源有限,有些企业只能依靠“星期天工程师”。这类专家薪酬较高,许多中小企业不舍得花钱。此谓“大脑缺乏症”。

  江苏有一家化工厂,产品质量长期达不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直接引进技术在价格方面无法接受,靠自己的科技人员攻关,何时能研发成功没有保证。后来他们在“宁交会”上与一位海外归来专家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三个月后,这家公司的技术难题解决了,为此仅支付12万元。

  一些专家认为,解决“大脑缺乏症”,不仅要着眼于企业内部,更要先走出“围墙”,多渠道、多方法地利用人才,可采取招入麾下、合作开发、委托开发等形式,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责编:王丽华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