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学习时报》:体制障碍是制约发展深层次问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8日 10:53 来源:

  新华网1月18日消息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第320期刊登文章《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文章指出:体制障碍制约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等等的重大目标的实现,强调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文如下:

  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是体制问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等等,等等,都是长期以来反复强调的,但为什么一直难以从根本上实现这些重大目标呢?关键是体制问题,要害在体制障碍。组织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个好的目标,归根到底,依赖于好的组织与制度条件。因此,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这一点同时也意味着只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深化改革,才能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体制保证。

  一段时间以来,改革面临着复杂的情况。当前,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概括地说,就是要继续贯彻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切实推进决定所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不失时机而且争取尽可能快一些地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央正是在这个关于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因此一定要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发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现在的情况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集中表现为要素市场的不完善,影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深层次体制障碍集中存在于要素市场,集中表现为要素市场上的非市场因素对资源配置的支配和主导。这种状况不改变,就谈不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就没有真正有效的机制来引导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不能充分提高社会的经济效率,也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等多种社会弊端的蔓延。

  毫无疑问,二十多年来,市场导向的改革取得了深具历史意义的成就,厥功甚伟,因此才有中国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发展。但上述问题也表明,以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在其攻坚阶段上,在关键的环节、根本的方面,还没有取得足够的进展。这个问题,与改革攻坚的难度有关,与体制转轨时期复杂的利益结构有关,也与改革的一些具体思路、具体措施脱离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战略有关。应当看到,要素市场是市场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要素市场的扭曲和不健全,对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有效性足以产生致命的损害,并且会从不同方面直接、间接地使民众的财产权利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遭受损害。

  要素市场的问题,突出反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在要素市场上,市场体制能否完善,尤其取决于政府作用的方向和力度。政府应当按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这一改革方向,着力推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形成有效率的市场所必需的完备的法律与制度条件。而这个任务的实质,是政府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方式的变革。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观点,对于因体制转轨尚未完成而存在的市场缺陷,不是按完善市场的方向来强调政府作用,而是主张进一步加大行政权力对市场的控制和替代,特别是把建立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为协调多重经济与社会目标而进行的宏观调控,与在微观领域替代市场作用的政府干预混淆起来。尽管在抽象的概念上,并非不赞同改革和市场经济,但这种观点实际还是用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看待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市场化不彻底或不正确的“市场化”所带来的问题归咎于市场经济,用行政垄断与控制所造成的市场缺陷和弊病,来证明进一步扩大干预、强化控制的必要,都是这种陈旧的思维方式的表现。

  令人忧虑的问题还在于,由于我们缺乏市场经济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由于苏联模式及其教科书的长期影响,这种与旧体制的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往往很难改变。改革顺利时,情况好一些,改革越是在攻坚阶段涉及关键环节,越是遇到困难和矛盾,就越容易出现由这种思维方式而来的种种似是而非、南辕北辙的观点,而且往往会被误认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以至很容易在一部分干部、群众和知识分子中造成思想的混乱。这种状况对攻坚阶段上坚定改革的方向、增强改革的信心与动力,颇有妨害。因此,很有必要在全社会继续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教育,继续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与教育,并在这个基础上,切实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吉力)

责编:于冰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