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地方政府制订发展指标出现增减新变化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1月17日 17:25 来源:

  新华社上海1月17日电(记者季明 郭奔胜 王建华) 本周,中国一些地方省份相继召开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并纷纷公布各自的2006年发展规划指标供代表们审议,指标中出现的增减变化体现着发展的新意。

  在上海市政府本周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中,新增指标6项,减少指标7项,新增加的指标在今年总共15项发展计划指标中占据4成。

  复旦大学教授浦兴祖说:“2006年是中国新五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地方政府发展指标的变化蕴含着未来5年各地发展模式和目标的新意。”

  去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一五”期间将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浦兴祖说:“各地新一年的发展指标变化,是落实中央发展思路调整的具体体现。”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中国沿海发达省份上海和江苏今年共同新增的发展指标,上海预期达到59.5%,江苏的目标是超过50%。上海为此专门增设“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岗位从业人员比重”指标。

  新指标和原有的“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2.5%”的指标构成发展计划中的“科技板块”。

  上海市科委负责人说,增设新的科技指标不仅是因为国家最近特别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因为它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从粗放型进入集约型,贡献率越高则增长方式就越具有可持续性。

  在土地和能源渐成发展瓶颈的上海市,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上海今年设置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和“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比重”两个指标。

  上海市发改委主任蒋应时说:“这将引导上海城市经济进一步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在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传统“民生指标”之外,北京和上海的困难住房家庭都还得到了政府着力改善的承诺。

  北京计划在今年做好旧城区8000户居民危房排险解危工作,上海将完成对100万平方米的旧区改造,帮助那里的市民摆脱狭小、阴暗的居住环境。

  破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难题,也是各地政府今年工作的重点。北京市政府要求加大对郊区的投入力度,郊区与城区的投资比例安排为51比49,而城区投资继续向相对落后的南城转移,增幅高于城区平均水平。

  在上海,到今年年底郊区城市化率预期达到62%,逐步形成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和600个左右中心村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也成为各地政府新增指标的“共同选项”。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有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水平致使能源和资源消耗居高不下。即便在全国用能效率最高的上海,去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也达到0.93吨标准煤,大大高于美国和日本的水平。 四川省今年首次提出“力争全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4%”,四川省发改委主任翁蔚祥说:“虽然这个指标很难,但必须要落实。”

  去年年底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表明,2004年,四川省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6.6%。翁蔚祥说:“由于长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资源和能耗已到危险边缘,如不彻底改变,发展将进入死胡同。”

  一些长期为人们所熟悉的指标也正退出政府的指标体系。在上海,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等7项指标今年未列入发展规划中。

责编:唐峰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