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清华教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有4大发展目标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3日 11:17)

  中新网消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发展目标可概括为‘增长,强国,富民,提高国际竞争力’四个方面。”著名国情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解读中共十六大报告时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而作出的重大选择,它包括强国、富民目标,是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胡鞍钢指出,作为发展中人口大国的中国,不可能直接进入现代化社会,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不可逾越的中间过渡与发展阶段。他介绍说,这一阶段的四大发展目标具体包括:

  ——经济总量在未来二十年实现翻两番,按不变价格计算,届时中国GDP相当于1978年的16倍,成为世界经济实体最大的国家,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中国综合国力在未来二十年与美国的相对差距,由目前的3倍缩小到2倍以内,成为在强大综合国力基础上具有主导能力的世界强国。

  ——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由目前世界下中等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或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寿命普遍提高,人类发展指数从目前的世界中上发展水平达到较高发展水平,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建成人人享有教育、人人享有卫生服务、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

  ——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并进入世界前列。

  加速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是强国目标,提高人民生活、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是富民目标。胡鞍钢认为,这四大目标构成了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的发展目标体系:强国是富民的基础,富民是强国的目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则是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胡鞍钢称,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中国工业化基础,使中国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共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动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开创了中国空前繁荣的新时代——综合国力、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都明显上了一个历史上最大的台阶。

  这位知名学者表示,中共领导集体将使这一良好的发展趋势继续保持下去,到2020年,领导中国进入强盛期,全面建立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成为世界经济最大实体、世界最大贸易国家之一。

责编:杨飞洋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戴相龙:进一步完善金融体制 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11/12/ 09:16)
  • 小康社会的蓝图催人奋进━━各地干部群众学习十六大报告憧憬美好未来(2002/11/12/ 00:40)
  • 十六大代表分组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11/10/ 19:07)
  • 小康新定义:2020年人均收入超3000美元(2002/11/11/ 10:18)
  • 经济日报:小康,一个热腾腾的话题(2002/11/10/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