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新闻 > 正文

小康新定义:2020年人均收入超3000美元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1日 10:18)


十六大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摄影/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北京青年报》消息:十六大新闻中心昨天下午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分别介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有记者问:江泽民同志在报告当中两次提到要出售土地的使用权,对这一点您能否作更多的解释?这是否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中国这么做是否会让政府有更多的收入?

  曾培炎说,关于土地使用权的出售,中国宪法规定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城市土地使用权可以出售,这不是这一次报告中新提出的,我们执行这个政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各级地方政府在盘活土地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收入,但这些收入也都是为了本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有记者问:一些私营企业家抱怨,他们在同国企和外企竞争时受到不公正对待,请问什么时候中国才可以为所有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国国有银行是否还承担着支持国有企业的责任?

  曾培炎说,在江泽民同志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是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市场准入方面,以及在土地、税收、金融、外贸进出口方面,非国有企业将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中国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坚持基本的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关于私营部门参与金融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实际上目前在我们的东部地区,有的民间金融机构办得非常不错,这完全是自发办起来的,当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民间的资金进去已经不足为奇,有的修路,有的搞一些小型工业设施,这都有。至于城市的垃圾、污水处理,目前也有民间资金进去。我想,在市场准入方面,我们对外开放,也要对个体、私营经济开放。

  有记者问:江泽民同志在报告里面提到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小康的定义是什么?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有什么样的解决措施?

  曾培炎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针对这些问题,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所谓更高水平,就是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所谓更全面,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谓发展比较均衡,就是使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有记者问:十六大报告中提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请解释一下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哪里?有哪些具体内容?

  曾培炎说,我想这个“新”是相对于传统的工业化来讲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这些年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二,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可以说“先发展、后治理”,代价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我们就是要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也扩大就业。十六大报告,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描述,这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昨天的记者招待会由十六大新闻发言人李冰主持。近300名中外记者参加了记者招待会。

责编:杨飞洋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喜谈成就看变化 小康生活暖人心 (2002/11/10/ 20:34)
  • [网站专稿] 奔小康,风正一帆悬(2002/11/10/ 16:52)
  • 经济日报:小康,一个热腾腾的话题(2002/11/10/ 13:47)
  • 新闻背景:中国的小康之路 (2002/11/10/ 11:09)
  •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人的全面发展—访十六大最年轻的代表田亮 (2002/11/10/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