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世贸组织后,谁投身到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去竞争,把我国农产品打出去?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要有效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培育和壮大市场竞争主体。
“提篮小卖”难敌跨国公司
国际农产品竞争,实质是大型的、跨国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间的竞争。江苏省农业厅厅长刘立仁说,加入世贸组织,尽管使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增加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但谁去竞争、怎样竞争却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质量怎么控制、标准如何统一,怎样才能进入国际市场、进入国际市场的快速通道在哪里、国际市场的规则是什么,诸如此类问题都是一家一户小生产或缺乏实力的出口企业难以解决的。因此,当务之急应尽快培育、壮大竞争主体,组建具有综合战斗能力的“联合规队”。
目前,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品牌不强的问题。记者调研发现,在沿海一些农产品出口基地,不少出口企业不仅规模小、竞争力差,而且由于缺乏行会协作机制,有时为争夺国际市场常常互相压价,搞低水平、无序的恶性竞争,内耗损失惨重。
山东省安丘市鲁东公司我国一家规模较大的大葱出口企业。业务经理朱建辉说,近几年尽管公司蔬菜出口量不断增加,出口价格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比如1999年,公司出口4100多吨大葱,到2000年出口量增加到5100吨,但价格比1999年还低,等于白送了人家1000吨。
他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小企业缺少独闯国际市场的实力,只能靠自相残杀来竞争。安丘目前有二、三百家大葱出口企业,恶性竞争的结果不但扰乱了正常的出口秩序,使企业效益下降,甚至还受到了主要进口国的反倾销制裁,致使一些农产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
现实的差距还在于,我国不少农产品出口企业实际上只充当了进口国企业的代理商的角色。近年,日本超市上相当一部分蔬菜来自我国山东,但日本普通消费者中很少有人知道那些蔬菜产自中国。在日本市场,我国很多高质量的农产品用的都是日本外贸企业的品牌。这种的现状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处于被动地位,只能看进口国企业的脸色行事。
山东诸城外贸集团公司是我国竞争力比较强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公司副总经理李盛林说:“龙头企业如果只搞粗加工,甚至只是代外商收收产品,就很难逃过国外的技术封锁。为迎接这种挑战,我们从2000开始,就与美国客商合作开发了10个深加工熟肉制品项目,出口形势很好,今年预计出口3万吨左右。”
一些企业主建议,国家应对龙头企业采取适当的扶持政策,帮助它们做大做强;同时大力发展各种出口产品行业商会、协会和中介组织,维护正常的出口秩序。
竞争主体与农户迫切需要结成利益共同体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敬忠认为,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不仅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而且在世贸规则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也不强。比如反倾销,需要农民自己的组织首先提出来,而我国恰恰缺少这种组织。近几年,国外针对我国反倾销已有480多起,而我国针对国外的反倾销只有14起。
在沿海一些农产品出口基地,不少企业主抱怨,农产品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不在加工环节,而在生产环节,企业没有办法控制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安丘市颐和公司为保证出口产品质量,曾利用订单农业的形式,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并明确规定了技术标准,发放了禁用化肥、农药清单,但产品收上来一检测,质量还是不过关。经理李凤伦无奈地说:“企业虽对农户有质量要求,但没有硬性手段,我们又不能天天蹲到地头上看着他生产。”
“群龙腾飞,才能与狼共舞”。江苏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顾益康将入世后的单个农户和小企业比喻成一只只羊,而把国外的大公司、大集团比喻为一匹匹凶猛的狼。他说,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将这些“羊”组织起来,培育成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龙型经济,形成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相互依托的组织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竞争的资格。
“保护了农民,就是保护了生产力,也是最好地保护了自己。”山东诸城外贸集团公司总经理王金友认为,竞争主体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是双赢之举。
1992年,出口日本的肉鸡市场发生了波动,为让农民每卖一只鸡净赚一块钱,山东诸城外贸集团公司咬牙赔了2000多万元,但农民养鸡的积极性未受影响。1993年下半年肉鸡市场复苏,公司一下子赚了3亿元。
王金友说:“我们正是由于两眼盯着市场,双手拉着农民,与农民共兴衰,才能在短时间内发展起了5300多个农民养鸡场,培育起1.5万个禽畜饲养大户;公司也因此发展成拥有60个自属企业、16个中外合资企业,总资产26亿元的国家大型企业。入世后,我们对500家养鸡5000只以上的农户,每户无息借款3万元建设标准化鸡舍,并签定了两年的收购合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突破质量难关,应对国外的技术封锁。”
吸引“三资”培育竞争主体
记者调查发现,眼下,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正以蓬勃之势投身农业竞争主体建设。江苏省这3种形式资本开发农业总额已超过160亿元,涉及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果品、茶叶、蚕茧、肉禽蛋奶、水产等几乎所有农业领域。
江苏省农林厅厅长刘立仁认为,入世后,我国农业能否化被动为主动,引导“三资”开发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三资”引入农业不仅解决了农业投入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机制问题,把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科技兴农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农业应对入世的基本对策。
溧阳市德盛集团是泰国独资的食品加工企业,以加工出口膨化食品为主。这家企业在天目湖一带建立了1.1万亩的有机大米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了质量要求较高、收购价格优的合同,对农户生产进行全程监控。不久前,这家企业的主打产品米果取得了欧盟有机食品证书。
以出口甲鱼为主的杭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用新技术研制出了3个甲鱼加工新品种,品质大大提高,今年出口订单已达l00多吨,比去年增加近两倍,而且价格也提高了1倍左右。
目前,我国东部农产品出口大省从政策优惠、简化手续、降低税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大力吸引“三资”进军农业。一些地方在成功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和农业新品种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内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江苏省昆山市投资4亿多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到去年底共引进农业项目121个,合同利用外资4.67亿美元,建起了l00多家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原本外销困难的农产品如今已通过许多渠道走进国际市场。(刘伟 周吉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