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文化】民间艺术候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留不住的艺术
|
08月06日 10:27
|
|
|
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题近期在媒体上沸沸扬扬。各类报道中,我国申报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一轮名单不断“翻新”。8月5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外事处处长王路向记者证实,我国抢救和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制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只是工程的一部分。他把联合国的资助形容为“给了我们一些种子。至于播种、浇花、除草、养护的花匠,则是我们自己”。
据透露,由文化部牵头、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的这项抢救工程,已经拟定了今后几年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古琴艺术被定为2003年我国候选项目,我国民间的剪纸艺术、藏族热贡艺术、川剧艺术和南京云锦木机妆花的手工织造工艺也列入了2003年申报预备清单。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人称为“无形文化遗产”,指有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传统工艺与传统民族民间文学,一般以口传身授方式承传。2000年,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保护工作启动。去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入选的19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其中。
不可否认,入选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能对该项文化艺术带来一丝生机。王路说,这些措施对昆曲界的触动就极大。去年5月名录公布后,6月8日文化部就组织了昆曲保护座谈会,宣布将昆曲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艺术,并宣布了若干保护措施。
但是,一项文化艺术入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需要一个严格复杂漫长的过程。按照联合国规定,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每两年公布一批,每一个成员国每次只能正式申报一个项目。因此,在专家看来,这对我国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首先,来自联合国的资助毕竟有限。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副处长杨治透露,联合国对入选项目的资助根据各个项目实际情况而不同,且不定期。昆曲入选后,得到两万美金的资助。“但对一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点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民族文化的保护,说到底还需自己民族来做。”杨治认为,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应该遵循一条“联合国启动-政府出配套资金-相关机构拿出配套保护研究措施”的保护思路。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像各类戏曲及其道具制作、民间舞蹈、民间乐器演奏及制作、民间手工艺等。但目前,很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无声地且快速地走向消亡。
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2002—2003周年纪念名单”的我国著名史诗《格萨尔王》千年纪念活动眼下正在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等史诗主要流传地区陆续开展。但是,这部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的藏族史诗,目前却面临无人传唱的困境。曾经唱过完整《格萨尔王》的西藏说唱老人已仙逝,除其生前应邀录音整理了20部《格萨尔王》诗外,余下的40多部必须依靠口口相传的说唱故事,随艺人的去世而消亡。
即便是全票入选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昆曲,眼下也难逃曲高和寡、后继乏人的尴尬。作为我国最古老剧种,有近700年历史的昆曲在近100年内逐步衰微。新中国成立伊始尚有400多部保留剧目,到上世纪80年代,仅剩200多部。眼下,从事昆曲艺术的人员全国不足700人,一些昆曲团与京剧团合并改称京昆剧团。前不久举行的昆曲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年轻的面孔寥寥无几。
此外,纳西古乐、皮影戏、闽西铁技木偶等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也在日趋式微。一直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四处奔走的著名作家冯骥才表达了心中的焦灼:“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一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
王路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走向应该是反其道而行之——本土化。“一个民族的文化丧失个性和特色,等于自觉取消了民族的立身之本。”
王路说,过去生活比较封闭,娱乐方式单一,人们聚在一起听说书、学唱戏,享受一种共同的愉悦;可现在,家家有彩电、收音机,随时可去看电影、蹦迪、唱歌,可人们却常常备感情感上的孤独。“变化发生的当时,很多人不会认识到,他们反而会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有一天,我们会记起:曾经拥有过的一些美好的事情,没了!”
越来越多的人士认识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好比自然生态一样,一旦毁灭,无法再生。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冯骥才看来,应该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民间行动。
在今年2月举行的一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研讨会后,西苑出版社以最快速度出版相关书籍《守望民间》,这是拟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化普及读本丛书”的一次前奏。3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组织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身为该协会主席的冯骥才将这一抢救工程比喻为“文化的120行动”。据说,目前中国民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已经在一些省份采录民歌并获得影像资料百余盘。与此同时,一些研究机构加紧成立。部分院校成立“非物质遗产研究中心”,甚至筹备开设“文化遗产规划管理”之类的本科专业。
在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的过程中,一种声音认为,它们没能在主流文化中寻得一席之地,是因为它们本身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结构。
但王路认为,并不是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永远存活的可能,但对此我们更应把它们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后人了解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美好的事物——尽管他们只能在书中体会。另外,还是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适合现代社会的,稍微给它们一些条件,它们就能存活承传下来。
王路还认为:“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多的东西时刻都在消亡,我们无法阻止。我们要强调抢救保护的是很重要的、能够代表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东西。”(陈娉舒)
|
|
责编:曲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