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新闻


昨起抢救民间文化遗产  
02月27日 09:08

    只要您略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民间文化遗产在各地频频告急:老手艺人急剧地人亡艺绝,老房子大片被推倒碾碎,老艺术日渐式微。“每一天乃至每一分钟都可能有一个民间艺人或民间艺术品种在消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比如我认识的杨柳青年画老艺人,如今健在的只有三个,而还在坚持的只有一人。”

    为了全面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文化国情,由中宣部、中国文联、国家民委、文化部主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承办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昨天正式启动。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及和整理的巨大工程。季羡林、于光远、启功等65位著名学者签名表示支持。据介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将包括民间文学、民间工艺和民俗三个方面,历时10年,分两个阶段。

    在2002年至2006年12月的第一阶段,主要内容有:进行中国民间美术抢救性普查、搜集和编撰;中华民俗抢救性普查;民俗典型器物征集;拍摄大型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国民俗》;建立、汇编“中国民俗资料库”;建立“中国民俗”网站。从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是工程的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有:以县为单位,整理、编撰2000余卷的《中国民俗志》;出版200卷的《中国民俗图录》和100卷的《中国民俗分布地图集》以及200卷的《中国民间文艺荟萃》等;确定并编制《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一批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等。(记者 刘江华)



责编:臻臻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