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文娱新闻


冯骥才: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  
03月14日 08:49

    中新社(甄雪原)著名作家冯骥才,有着与他名气相符的身高:一米九二。如此的“鹤立鸡群”,使他无法“逃脱”两会上记者们的视线。就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这位中国文联副主席在政协委员驻地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专访。

    “如果说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是在精英文化之中,那么中国民间文化就是中国老百姓情感的载体,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半,永远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我们过去没有好好地去认识它、保护它。”去年当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冯骥才,话题直接切入他过去十年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民间文化保护。

    从1994年开始,冯骥才用三年时间,拿出自己几十万元的稿费,请100名摄影师,把天津老城“地毯式”地拍摄下来,并浓缩在一本图集之内。如今冯骥才的视野已“锁定”了全国范围内的民间文化遗产,他要实施一项浩大的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冯骥才这次向政协大会递交的提案也正是这一内容。

    这一工程实际上来源于冯骥才对目前中国民间文化的忧虑:“充满中国民间文化气息的春节本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体现,而我们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过了!”“无数的民间老艺人在无声无息地逝去。作为文化的携带者他们带走的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的断绝!”“各地历史民居在大批拆除,传统名称的街巷被开发商改成了‘意大利花园’、‘罗马广场’、‘威尼斯小世界’。富裕起来的中国农村由南到北盖起的都是小洋楼。哪里还有中国的影子?”

    冯骥才强调人们应该反省民间文化在一个民族里的意义,“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历史的一切创造作为一种文化财富。”当中国去年以一系列的成功而令世界瞩目时,唐装与中国结大行其道。这足以说明,“越是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大走向越是本地化”。

    于是,两会期间忙着为中国民间文化奔走呼号的冯骥才决心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行到底。

    他介绍,抢救工程内容分为三部分:中国民间文学、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俗。目前中国民间文学部分已经有了三套集成:《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间歌谣》。

    他还透露今后十年的计划:将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的登记、拍照、录像;出版2000多个民俗县集本;出版120卷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出版中国民俗民间艺术分布地图册;向联合国推荐一批文化遗产名单;命名一批文化艺术之乡……

    “到那时,我们可以还中国文化的全貌。”冯骥才欣慰地说。



责编:臻臻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