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央视国际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 从门槛到厅堂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0日 08:24)

  新华网消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在2000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那么,总体小康离全面小康还有多远?

  自邓小平提出二十世纪末我国将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目标后,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它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据国家统计局介绍,到2000年,这16项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三项指标外,其他13项指标均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国家统计局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宽裕。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目前,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没有全面达到。到2000年,我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惠及十几亿人口,所有现在没有达到小康水平的,都要努力争取尽快达到。就消除城乡差距而言,20年后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将从目前的50%,降低到30%。

  从生活水平总体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继续消除局部贫困的阶段,是逐步提高小康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阶段,是由片面发展逐步转向全面发展的阶段。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综合新华社/北京青年报 )

责编:白秀颖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2/11/10/ 08:21)
  • 我国农民进入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2002/11/10/ 08:08)
  • 江泽民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02/11/08/ 17:36)
  • 用科技创新帮助农民奔小康——张立峰代表听报告感言 (2002/11/08/ 16:08)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使中国面貌发生巨变(2002/11/07/ 10:38)
  • 我国是怎样进入“小康社会”的?(2002/11/02/ 16:12)
  • 从数字感受中国人的小康生活 (2002/10/14/ 14:06)
  • 【走向辉煌】中国步入小康社会 (2002/10/01/ 21:08)
  • (迎接十六大报道特稿)建设小康谱新篇(下)(2002/09/15/ 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