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台商系列报道:“亲商”带来“双赢”  
07月18日 09:47

    几年前,外人对昆山的了解还仅限于阳澄湖大闸蟹和古镇周庄,但在这一轮台商投资热中,昆山已脱颖而出,成为祖国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在岛内,几乎无人不知上海边上有个昆山号称“小台北”。“昆山的发展,除了有靠近上海的地利,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政府的‘亲商’服务!”昆山市台商协会会长戚道阜说。

    面对来取经的外地台协客人,戚会长坦言,台商在昆山投资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因为政府和台协的沟通非常顺畅,这些困难最终都圆满解决了。”他透露,台商要找昆山市的“一把手”张雷书记很容易,晚上8点钟到昆山宾馆,夜里有急事则可以直接拨通手机。

    原来,张雷书记只要有空,每周总有三、四次到昆山宾馆和台商们一起听评弹,喝咖啡。台商有什么困难、意见或建议,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比如,台资企业的土地因市政建设被占用了,补偿问题拖得太久,或者,台商与有关部门产生了纠纷,张书记往往当场就能拍板解决。

    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的十余年里,昆山已累计批准台资企业约1200家,实际利用台资32.3亿美元,占祖国大陆实际利用台资额的十分之一。如今的昆山已从昔日落后的农业县变成了新兴的外向型工业城。“有人说,昆山的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张雷说,“实际上,是昆山树立的‘亲商、富商、安商’的服务理念,打动了台商。”

    近年来,台湾高科技厂商纷纷到长江三角洲群聚发展,昆山、苏州、吴江、上海等地成为台商的“最爱”。苏州市台办主任谢鸣指出,苏州没有多少台胞,地域文化也不同,之所以到今天吸引了3000多家台资企业、合同利用台资160多亿美元,和10多年前以真诚感动了第一批台商有莫大关系。

    台商王勋辉1991年第一次到苏州,就对这里政府人员的热情留下深刻印象:白天,陪他各处考察,晚上他休息了,陪同的官员们却连夜搜集他需要的资料,甚至把单位的电脑搬到隔壁房间,通宵工作。第二天他起床时,官员们已经把打印好的资料送到了眼前。“这么热情周到的服务,你怎能不考虑?”王勋辉说。就这样,王先生创办了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

    对昆山人的“亲商”之举,台玻长江浮法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伯丰更是刻骨铭心。1996年初,他的公司还处于审批阶段,由于国务院决定当年4月1日之后审批的外(台)资企业将不再享受设备进口免税的优惠政策,昆山竟专门派出一位副市长在北京住了两个月,每天到有关部门催办,硬是赶在当年4月1日之前办完了审批手续。

    “亲商”不能只靠热情,更重要的是提供良好服务。据昆山经济开发区主任宣炳龙介绍,开发区已经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招商局下有资信服务公司,规划局下有项目建设服务公司,公司投产后还有产后服务体系配合。“我们要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营造一个适合台商投资、生产的好环境,”他说。

    现在,昆山已成为台商投资的高回报地区,去年全市外资企业实现利税26.9亿元,其中台资企业就占了65%。台商纷纷追加投资,目前累计增资项目达290多个,增资额逾13亿美元。同时,台资企业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去年,昆山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0.8亿元人民币,人均4500美元。

    “台商当初来昆山投资非常艰难,政府主动招呼你,帮你赚钱,你怎么能不加倍回馈?”戚道阜说,昆山人最聪明了——自己讲一万个好,不如台商讲你一句好。据介绍,台协会员的亲身感受,鼓励了一大批台湾实业界人士蜂拥至昆山创业,以致岛内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投资选择昆山,昆山是个好地方。”

    “亲商”带来了“双赢”,于是,亲商的更亲商,投资的更积极。据悉,紧跟制造业的脚步,台湾的银行、创投、物流、房地产、猎头公司等服务业正在形成又一波投资苏州的热潮。今年一季度,苏州市新批准建立台资项目240家,合同利用台资16.5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6%和53.8%。(李灿 顾钱江 张乐)



责编:韩洁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台商积极融入祖国大陆社会生活(07月18日 09:40)
一位台商和150名贫困大学生的故事(07月16日 10:05)
台商投资长江三角洲呈“错位发展”趋势(07月14日 14:18)
台商系列报道:走近“台籍干部”(07月13日 10:11)
厦门灿坤,台商在祖国大陆写下的一部传奇(07月08日 15:07)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