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我国宫颈癌防控面临筛查人群覆盖率不高的难题,尤其在低卫生资源地区,薄弱的基层筛查技术水平难以实现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如何提高低卫生资源地区宫颈癌筛查水平?数字技术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乔友林接受了央视网记者采访。
宫颈癌跟其他癌症不一样,它有一个癌前病变的状态,这个时间可长达10年或更长时间。乔友林表示,如果通过高精度的筛查,把癌前病变状态找到了,这个时候去进行治疗,治疗工作既简单治疗费用又便宜,而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宫颈癌筛查的时间逐渐提前。最初,低卫生资源地区没有细胞学医生,也没有高科技的HPV检测技术。那时候,靠我们妇产医生把醋酸抹在宫颈上,如果有病变的话,会出现一个白色的病变,被称为醋酸白染色试验。后来进步到细胞学检查,用显微镜来看细胞学有没有改变,使得诊断更加精确。进一步发展,到使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去查病毒的核酸。这样就能在还没有引起细胞病变,刚感染病毒的时候,就能检查出来。乔友林表示,正因为世界卫生组织看到宫颈癌有了疫苗、有了筛查技术进步,我们才有可能消除宫颈癌。。
针对宫颈癌筛查年龄界定,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规定。一般我们国家由政府主导的筛查年龄界定是35岁到64岁。乔友林表示,如果老百姓想自己倒医院去检查,25岁就可以做细胞学检查。如果是HPV检测,30岁可以做。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要消除宫颈癌,35岁-64岁的成年女性要规律性地进行筛查。我国目前有两个计划:一个是三年查一次,采用细胞学方法检测;一个是五年查一次,采用HPV检测技术。乔友林表示,35岁到64岁的成年女性,如果她们每三年查进行一次检查,则终生需要查10次;若每五年查一次,终生只需要6次检查。2019年,国家决定把宫颈癌、乳腺癌“两癌”筛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乔友林表示,政策在低卫生资源地区执行比较困难,一个是财力不足,另一个是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没那么快。要在低卫生资源地区消除宫颈癌,就需要找到更简单、更容易操作,更高效的检测技术。
目前,在低卫生资源地区,正在推广HPV检测技术。这项技术基于机器检测,只需要采样,机器出结果,不需要靠医生在显微镜下去大海捞针。乔友林表示,他希望用三年时间去培训低卫生资源地区的妇幼保健院的工作人员,教会基层掌握这项技术,就可以持续推进宫颈癌筛查工作。
当前,宫颈癌筛查里面最难的是阴道镜活检,是宫颈癌二级预防也就是早诊早治的瓶颈。乔友林表示,我们团队正在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健康普惠实验室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阴道镜活检辅助工具。可以明确在什么地方活检,获得准确的活检点信息会让医生的底气更足。乔友林长期在疾病防治特别是癌症防治第一线工作,他表示,深切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改变,比如最简单查体,你要知道你给谁查,这个人是不是符合查体的条件。对人群智能化管理,根据个人具体健康状况进行动态化管理,让疾病的预防更精细化,也让卫生服务更精细化,而且成本效益也合算。
编辑:高士佳责任编辑: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