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潜在人群约为3.5亿人,城市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比在45%以上;农村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占比在48%以上。心脑血管疾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威胁正在持续加大,其发病和致残、致死已出现年轻化趋势,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级教授、内科学系名誉主任汪道文建议制定心血管健康促进法,希望通过立法手段,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推进医防协同,全面提升国民心血管健康水平。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经明确,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吸烟及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然而这些因素都是可以通过行为习惯改变或简单的药物治疗加以纠正的,”汪道文进一步解释道,“因此,我们需要将关口前移,通过调动人们对于疾病预防的主动意识,做到‘主动健康’。这样完全可以为国家节省更多的医疗资源,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
汪道文向央视网记者介绍,我国多项前期调查和研究已经明确了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人群及其分布特点,也有研究证明,提前干预相关危险因素能够产生对心脑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的预防效果,这些结论也为制定心血管健康促进法奠定了实践基础。
近年来,汪道文及其团队做了许多研究,同时举办各类相关课程培训,培养相关医生人才,建立高血压慢病大数据管理跟踪平台,指导村医对高血压患者点对点干预。汪道文团队通过三年的跟踪管理发现,以村医为主导的多层面综合干预大幅提升了基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在汪道文看来,将防治知识传递到老百姓身边更为重要。
保证人口健康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法治方式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人口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最后,汪道文表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医疗机构、科研团队和广大居民共同努力,将绩效评价纳入政府基层组织行政管理考核当中,从而有效降低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潜在人群患病率,真正实现全民健康。
编辑:赵延灵责任编辑:张恪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