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一圈圈细密的纹路,宽度一致,间隔一致。双头从中间起始,圆圈向外不断延展。
“这都是用手工一笔笔画上去的”,杨芳头戴银饰,一边说着,手中的蜡刀一刻不停,“没有二十年的功底,是画不了的。会画不圆、画不完整。”
近日,国新办举行“决战脱贫攻坚中的多彩贵州”发布会,包括苗族蜡染在内的当地非遗在发布厅外展示,吸引了众人目光。
很难想象,这些精美的花纹都是用手工蜡刀画出的。杨芳正在演示的这种令人惊叹的技艺,就是丹寨苗族蜡染,而这种纹路,是传承了近千年的窝妥,代表丹寨白领苗的图腾。
“这幅图里有代表苗族的神鸟,还有蝴蝶妈妈,年年有余的鱼。”杨芳指着手中作品的各种细节,神情中充满了敬畏,“这些共同围绕着窝妥,代表着感恩自然。”
黔东南苗族称自己为“嘎闹”,也就是“鸟的民族”。传说苗族先祖叫蝴蝶妈妈,生下十二个蛋,蝴蝶不会孵化,便请来叫吉羽鸟的神鸟帮助孵化。吉羽鸟孵了三年,终于孵化出包括姜央、雷公等十二种生灵。从此,才有了宇宙和万物、人类。于是,吉羽鸟成了苗族的神鸟,成了苗族蜡染和刺绣的主要图案。
“白领苗少不了蜡染,穿的用的都有。画得大多是古老的图案,大部分构图都是在脑子里。”从小耳濡目染的杨芳早就喜欢上了这门技艺,从12岁就开始跟长辈学,16岁把基本技能学会,时光的积累让她练就了这门“绝活”。
“要累积一定时间,才能画出这种效果。”杨芳说指着手中的作品说,这种蜡染的难点就是窝纹,“拿起蜡刀必须要掌握好,蜡的温度,下刀力度等等。一开始练没有那么完整的,慢慢时间长了就熟练了。”
“开始画,必须要画花鸟鱼虫,如果错了,可以变成一些叶子等元素。但窝妥纹的纹路错不了的,错了就走不通了。蜡是抠不掉的,就废一张布了。”印有窝妥的衣物在杨芳心中是神圣的,“画窝纹压力很大的,必须要心细。错了就不行了,衣服人家会说不标准的。”
“带窝妥纹的衣服很有意义的,不能失传。每个姑娘必须画、必须做好这样的衣服。”杨芳希望和姐妹们一起努力,将含有千年窝妥的蜡染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编辑: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