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2008年,1500名来自四川等地震灾区的孩子赴俄疗养,其中近一半孩子来到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如今10年过去了,这些孩子中的代表近日再次回到了“海洋”全俄儿童中心。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何玉娇:哇,我当时就是住在这里,没有变,没有变。
何玉娇,四川广元人,今年21岁。汶川地震发生时,她年仅11岁。地震发生后的那个8月,她和许多灾区小伙伴一起,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俄罗斯。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里,他们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近日,当年在这里疗养的中国孩子又回来了。“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为他们安排的欢迎仪式与10年前的一模一样。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何玉娇 李悦:像回家一样,第二故乡,回来我就跟她(李悦)讲,看到(他们欢迎我们)真的热泪盈眶。看到他们(俄罗斯儿童)就像看到当年的我们,当时也是和他们一起做游戏。
“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是俄罗斯四大儿童中心之一,也是全俄最大的国家级儿童和青少年教育培养机构,可同时接待2000多名儿童,来此度假休息和体验各类课外教育。何玉娇说,10年前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至今仍让她记忆犹新。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何玉娇:那座房子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时我们吃住都在那里,还有上课和老师们一起,每天早上辅导员叫我们起床,真的像妈妈叫孩子一样,然后还会在床上赖一会。
走进乳白色帆船造型的儿童中心主楼,那里至今还挂着中国孩子10年前拍下的照片。何玉娇惊喜地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何玉娇:这是我们刚一开始来(的时候),我印象这是我们从大巴上下来的时候,杜彩怡是我们一个分队的,这个姐姐你还记得吗?她是志愿者姐姐。
“海洋”儿童中心无微不至的关心,从中国孩子到达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住宿环境舒适,饭菜营养可口。多年后,他们还能回忆起那个熟悉的味道。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李悦:一到食堂就有那个味道飘过来,我10年来一直回想着那个味道,这个味道出来就表示我们该吃饭了。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何玉娇:当时是要一个分队排队过来,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有时候还会哼着歌一起过来,那个时候是特别舒服。
符拉迪沃斯托克碧蓝的大海对于来自震区的孩子无疑是充满诱惑力的。儿童中心的老师精心设置了游泳课程。回忆起10年前自己第一次游泳的情景,何玉娇仍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何玉娇 李悦:是从那个海滩老师带我们下去,围了很多浮标,这一圈都围了,不让我们跑太远。当时也是这样的天气,是下午一起去游的。
10年岁月变迁,地震中幸存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俄罗斯人的友爱和善良抚慰了这些受伤的心灵,同时,也为他们打开了一道新的窗户,洒下了中俄友谊的种子。
曾在俄疗养的灾区儿童 何玉娇:心理,主要是心理这一块(成长了)。从那边回去之后,地震当时说实话留给我们的阴影很多,但是在这里21天,虽然只有短短21天,但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家的温暖,所以回去以后跟我的小伙伴李悦,我们就各自很努力,很努力地学习。这段经历真的太激励我们了,去成长,去见到外面的世界,原来从来没有见到外国人,从来没走出国门,从来没看到大海,(通过这里)我们还可以知道,除了我们那块小地方,原来还有那么广阔的天地,我们必须让自己成长,必须让自己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