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我在现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王伯祥——让蔬菜成为寿光的名片

CCTV.com  2009年12月10日 13:4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专题:时代先锋——王伯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寿光的农民还在延续着种菜的传统。寿光县附近还自发的形成了几个蔬菜的交易市场,但是由于在计划经济坚冰未破的时候,很多人怕搞市场经济会搞出事来,不肯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1986年,王伯祥出任寿光县委书记,决定把蔬菜作为全县第一要务,以蔬菜市场为支点,撬动蔬菜产业,对于大家的担忧和质疑,王伯祥答道:“百姓最重要!如果真有什么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就这样,在王伯祥的支持与努力下,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建设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从1986年始,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从占地20亩扩大到今天的650亩,蔬菜批发市场年销售额现已达240多亿元。全国二百多个城市的饭桌上,都有了寿光菜的身影,寿光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一号菜园子”。

  不过,蔬菜批发市场的成功筹建只是完成了寿光蔬菜的量的突破。更可喜的是,在王伯祥的带领下,寿光蔬菜还实现了质的飞跃。

  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后,王伯祥松了一口气,但紧接着由于对市场估计不足,一场“白菜悲剧”让这位书记再次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他左思右想,认为出现这种悲剧的根源在于它的季节限制性太强,菜是“夏天草,冬天宝”,如果有一种办法能在冬天也大面积种菜就好了。王伯祥的这个想法被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看在眼里,也正是王乐义解决了这个难题。

  1988年腊月,王乐义来找王伯祥。他说,东北有个韩永山,能不生炉子、不烧煤,在寒冬腊月里种菜。为了证明,王乐义拿出捎来的黄瓜。端详着顶花带刺、娇翠欲滴的黄瓜,王伯祥眼中放光:“这不是黄瓜,是黄金!”

  当即,在王伯祥的一再鼓励下,王乐义马上跑到东北请来了专家韩永山。请来了韩永山,但建棚的六、七干元费用在当时是天文数字,赔了钱,损失谁承担?他说:“挣了算自家的,赔了县里承担”;三元朱村17名党员愿意带头,但要砍掉正在抽缨孕籽的20亩玉米建棚,“杀青”责任谁担当?他说:“受损失的户,县里补偿;政治责任,我来承担。”1990年,17个棚平均创收3万多元,他喜笑颜开,当即拍板在全县推广,王乐义、韩永山任技术指导,自己当助手。并给王、韩二人配备了新吉普车,他依旧坐他的旧车,有人说:“伯祥书记都快成三元朱村的副书记了。”他笑言:“大棚搞成,当村民也行”。

  蔬菜大棚是王伯祥养的孩子,而且他是看着他一天一天长大的。大棚搞成之后,王伯祥每天一上班,做的第一件事情必定是阅读菜市场价格和交易量报表,拿起电话调度蔬菜生产……

  如今,寿光的蔬菜大棚由17个变成了1991年的3.3万个,现在已经发展至46 万个。菜农王友德说:“我们的大棚菜能够在零下25摄氏度生长,现在1亩大棚纯收入都超过6万元了。”

责编:张托雅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