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8日,中央媒体采访团赶赴苏州采访报道江鹰同志先进事迹,很幸运,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近十个小时的火车加上一个小时汽车的路程,采访团终于抵达苏州,忘却一路的疲惫,满眼都是这座城市的翠绿和干净,满脑子充满了对称之为"天堂卫士"江鹰的好奇。
规制好行李,苏州支队的武警同志带大家吃早餐,我晕晕乎乎在餐厅转悠了一圈,居然没发现自助餐的盘子放在哪儿,抓抓脑门鼓起勇气最终还是不好意思问周围的人,就在这个时候,站在我前面的一位武警同志好像看出了什么,二话没说就把他手中那个干净的餐盘递给了我,没等我开口,他就说:"别客气,拿去用吧",我感激得直点头:"谢谢,谢谢您"。后来我边吃就边在想,当兵的就是不一样,做什么事情都是我们的榜样。其实还没等我完全回过神,更巧的事情还在后头。用完早餐半个小时,大家就集中参加了江鹰同志先进事迹汇报会,按照程序,我拿起相机对着会议发言席进行拍摄,突然发现,在我镜头里出现了一个陌生却又非常眼熟的面孔,我仔细一看,这不是刚才把餐盘让给我,帮我解除了尴尬的武警同志嘛,原来他是部队的领导啊,再一看,他面前的牌子上写着豁大的两个字--江鹰,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就是我此行的采访对象。我一拍脑门,这么好的专访机会就这样错过了,顿时我领悟到了一个成语的真正含义,那就是"有眼无珠"。懊恼。
央视网记者在苏州江鹰同志先进事迹的汇报会上
这次采访中,真正让我感动的,是江鹰同志的一次流泪。那是19日下午在苏州支队举行的江鹰同志先进事迹个人报告会,我清楚地记得,他报告的题目是:我当兵27年的"三个跨越"。他平静地讲述着,当说了十几分钟之后,突然,江鹰摘下眼镜拿起旁边的消毒毛巾擦擦眼睛,我意识到,他哭了。面对前方几十台照相机不停的闪光,他坦然地抬起头,说:"对不起大家,我太激动了,我没有想到我做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会引起这么多媒体的关注,我从来没有当着这么多记者,这么多照相机,摄像机来说这些,我太感谢大家了"。
江鹰的妻子张晓萍同志说,她跟江鹰结合15年,见过江鹰三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江鹰的科研工作没有得到部队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而感到茫然;第二次是看到手下的战士在执行任务时负了重伤而心疼的流泪,第三次是江鹰坚持不懈,多年如一日钻研出来的科技成果"猎人捕捉器"获得国家专利的那天,他哭了。我想,如果那天张晓萍在场,这应该是她第四次看见丈夫流泪吧。
其实我想大家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江鹰的这次流泪,不为别的,只是高兴,高兴自己多年的努力不是白费,它得到了世人的关注;高兴自己坚持的科研道路不是徒劳,它得到了世人的尊重;高兴自己用生命试验出来的成果不是儿戏,它得到了权威的肯定。一个七尺男儿流泪有多么的不轻易?一名武警支队长流泪又有多么的不轻易?
天堂雄鹰,时代卫士,这个光荣的称号非江鹰莫属。
责编:王群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