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春燕:
从12月7日到今天,已经开了整整一周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把全世界的分歧煮成了一锅粥。峰会的第一周是在12号的大规模抗议示威中收场的,哥本哈根的街头因此一片混乱。会场里很多代表团成员在这一周的交锋里已经筋疲力尽,可是他们没有调整的时间,因为本次峰会的重头戏即将在本周开场。从12月17日开始,有110位国家领导人将会齐聚这里,可是他们将带来的是突破、还是更激烈的交锋?让人难以预测。
对于中国来说,哥本哈根注定是一场激烈的战斗。解振华、何亚非,两位中国部级官员第一周就已经出场了,显示了中国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深度参与。然而就在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也从一些外国媒体上读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的说中国将会成为气候变化谈判的阻碍,有的说中印可能会成为峰会失败的替罪羊。
有关背景,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12月14号,是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第二阶段谈判正式拉开帷幕的日子,而回顾过去的一周,许多媒体都使用了“交锋”、“指责”,甚至“混乱”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目前大会的僵持状态与观点碰撞。就在周末,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表示, 没有美国和中国的参与,即将达成的协议就没有什么本质变化。
布莱尔 美国前首相:除非中国和美国参与这项协议,否则这项协议对于世界将没有任何意义。
而法国《世界报》也在周末发表文章称:“峰会成了中美两国的角斗场。中美两国的激烈对峙,让欧洲做出的数十亿欧元援助姿态变得无人关注。”《印度时报》则忧心忡忡地指出,“随着哥本哈根会谈临近结束,如果发达国家不提供更多的东西,会议破裂,发达国家将很可能开始再次指责印度和中国对峰会阻挠坏事。
事实上,西方试图将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定为峰会失败替罪羊的动作已经开始了。12号,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德国《图片报》以“中国是世界拯救的阻碍”为题发表评论。针对这种说法,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不会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障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将做出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