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新闻社区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美国苦思反恐新路

 

CCTV.com  2009年09月10日 17:2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海量新闻,请点击“新闻频道”

    新华网华盛顿9月9日电(记者杨晴川)本月11日,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整整走过8个年头。今年1月奥巴马执政后,将美国的反恐战略从负作用明显的“暴力反恐”切换到军事、外交、政治和经济等手段多管齐下的“综合反恐”。然而,在关闭关塔那摩监狱和调整阿富汗战略等具体问题上,奥巴马政府进退维谷,正在苦思反恐出路。

  反恐“正名”任重道远

    “9·11”之后,美国向全球恐怖主义宣战,对外发动两场战争,对内加强监控拘捕。这种明显带有“以暴易暴”意味的策略不但未能减少恐怖主义威胁,而且使得美国军力财力不断受损。

    更严重的是,这种“暴力反恐”造成美国国际形象急剧跌落。

    奥巴马认为,要取得反恐胜利,首先要重建美国反恐的“正义”形象,以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与认同。因此,在上任第三天,他便下令全面改革美国对待恐怖犯罪嫌疑人的政策体系,包括一年内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禁止对恐怖犯罪嫌疑人使用酷刑等。

    然而,奥巴马的有关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福克斯电视台的一项调查显示,55%的美国人不愿让关塔那摩囚犯踏上美国的土地。此外,由于受到保守势力的牵制,奥巴马政府无法彻底纠正过去有争议的反恐措施,宣布重新启用布什时代的特别军事法庭审判关塔那摩囚犯。

  转移战场难以“潇洒”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布什时代美国反恐政策的最大失误是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一战争使美国财政、军事、情报等资源长期受到牵制,直接影响到本土防御和反恐能力,导致反恐形势愈加恶化。

    奥巴马上任后,重申坚守从伊撤军限期,加快从伊撤军步伐,并着手实施将反恐重点从伊拉克转移到阿富汗的战略,以实现“破坏、瓦解和击溃”藏身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基地”组织的反恐战略总目标。他不仅出台新战略,而且向阿增兵,还更换驻阿美军负责人。

    然而,新战略启动已近半年,但见效缓慢,美国在阿富汗陷入新的困境。这是因为,扭转战局需加大军事、经济和政治资源投入,但却有深陷战争泥沼、重蹈历史覆辙之虞。

    对阿富汗战争加大投入和开支,引起美国朝野的疑虑和不满。民调显示,如今大多数美国人反对阿富汗战争。

    对奥巴马而言,目前他在阿富汗战争问题上面临艰难抉择:如果顺从民意而逐渐“淡出”乃至放弃阿富汗,则可能会造成“基地”组织卷土重来,使美国再次面临遭遇重大恐怖袭击的风险;如果继续扩大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战争资源投入力度,又将激起民意的强烈反弹。

  何为上策众说纷纭

    在“9·11”事件8周年到来之际,美国朝野再次就反恐政策进行辩论。这其中既有对具体策略的争执,更有对总体战略的反思。

    在战术层面上,争论焦点在于是否继续向阿富汗增兵。在战略层面上,奥巴马政府认为,为确保美国的安全,阿富汗战争是“必须要打的战争”,而且“值得打下去”。但前参议员哈格尔日前却撰文指出,用战争手段打击恐怖主义是用“20世纪的方法应对21世纪的现实”,难以持久。

  相关链接:

责编:孙洁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