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东战略的大方向不会变
陶文钊回答网友提问。 新华网 张泳 摄
主持人:布什2009年1月卸任,您认为美国今年的中东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陶文钊:美国会在继续推动巴以和平进程方面注入各种各样的力量,比如说布什这次已经说了,说不定有必要的话还会再访问一次。美国还可能把阿巴斯和奥尔默特请到华盛顿去,这些都有可。美国会密切关注中东和平进程,并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布什这次在巴勒斯坦访问的时候,已经给双方领导人施加了压力,给以色列施加的压力就是要把定居点停下来。对阿巴斯主要施加压力就是要打击恐怖主义。奥尔默特提出加沙地区必须是整个方案的一部分,加沙一直被哈马斯占领,哈马斯现在还在美国恐怖主义的名单上面,所以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布什已经对双方提出来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已经对双方施加了压力。当然布什这次也和以色列承诺了,以后美国每年给以色列援助计划,每年是300亿美元。
主持人: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很紧密,他不会损害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利益。
陶文钊:从根本上是不会的。当然在有些时候,美国也会对以色列内部的强硬态度施加一种压力。我觉得在这几年讲巴以和平进程事务里,有一件事情还是值得一提。在2005年夏天,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沙龙采取单边行动撤除了加沙地带犹太人的定居点,我当时在美国,撤除加沙地带的定居点是很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是强行的,最终把加沙地带还给了巴基斯坦。所以我觉得这次布什的中东之行应该已经对双方施加了压力,提出美国的希望,美国还会继续提出要求,甚至压力。布什这次中东之行多多少少对推动巴以和平进程起到了一些作用,在以后的过程当中,美国还会继续关注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巴以和平进程。
但对伊朗,美国也不会放松。因为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一致认为伊朗是一个威胁。美国一直会会动员国际社会包括海湾员地区的国家孤立伊朗,加大对伊朗制裁的力度,动员国际力量对伊朗施压。
主持人:目前美国总统大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您认为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的中东战略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呢?
陶文钊:从大的方面来讲是一致的,比如美国要维持霸权地位,而且他们也需要石油,还要推广民主,这些都是一致的。当然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伊拉克问题,2004年美国大选的时候和2006年美国中期选举的时候就有三个议题就是:伊拉克、伊拉克、伊拉克。这个问题在美国国会里面已经吵了两三年了,现在共和党一些人说民主党人是为了自己的选票在蛊惑人心,如果真的撤军的话,伊拉克就不行了,所以共和党人说他们会逐步的减少在伊拉克的驻军。而民主党说他们会制定一个很具体的撤军时间表,双方的分歧比较大。就我个人看,如果一下子把美军从伊拉克撤回来真的是不太可能,因为伊拉克现在的安全形势并不很好。最近,在营地还有一些反美武装,所以什叶派和逊尼派也会打起来,而且一旦战争,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一定会拖进去,所以这个地区的形势还是比较复杂的。另外两党都认为伊朗是一个威胁,但共和党主张的是要有条件的谈判,而赖斯说只要伊朗终止铀浓缩地,愿意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伊朗谈任何问题。民主党的候选人希拉里说我们可以无条件的撤军、对话、谈判,所以在做法上有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但在中东和平进程上两派都是比较支持。
主持人:谈点题外话,您是美国问题专家,美国总统大选正在初选,您能否预测一下美国大选的走向呢?
陶文钊:现在这个事情确实是不大好说,因为目前只是初选,会对后面有一些影响。但是到2月份有22个州要进行选举,等22个州选举完了以后两党的提名结果可能就会出来。现在美国人民求变的心理很强烈。因为在过去的7年里,美国的外交政策可能是没有搞好,美国经济又发生了次贷危机,它可能还会延续下去,最近很多人又担心这个次贷危机是否会引发美国的经过衰退。在对经济表示担心的同时,人们又想起克林顿时期保持90个月经济的持续繁荣。现在民主党里也是三足鼎立, 但到最后到底谁当总统还难说。
另外,到了最后选举的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很理性的考虑选择谁。希拉里一直都是给人以女强人的形象,甚至在克林顿发生性丑闻的时候她都不掉泪,很坚强。这样一种形象反而没有引起大家的同情。而在这次总统大选中,她在发表演说的时候还流泪了,大家终于发现了她是一个女人,很多人说她现在的选票是哭出来的。所以有时候在选举的时候必须要有个人的魅力。
现在我们只能说民主党里面谁当候选人可能性比较大,共和党里面谁当候选人可能性比较大。然后到8月份,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9月是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两个候选人出来之后,他们会比较全面的阐述政策导向。现在他谈一点政策,但还不是特别多,目前最多是在党内互相揭短。当两党的提名、政策确定之后,两党的候选人会系统的阐述政策,那个时候我们分析美国大选可能会更充分一些,所以现在很难说希拉里和奥巴马哪个人会当选。
责编:李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