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本身就是一条非常艰苦的路,既然选择,就要坚持走下去并有所作为。”

---- 王琳
80后女科学家王琳:提取丝胶修复神经

央视网消息:“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仪式上的王琳,一条黑色连衣裙外搭配了一条紫色披肩,头发轻挽,干练中露着一丝俏皮。
  当天,她因致力于再生医学研究,开创性地从蚕丝中提取丝胶用于受损神经、心肌、骨骼肌等多种创伤的修复治疗,系列原创工作开创了丝胶在再生医学中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获得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变废为宝 开丝胶研究先河
王琳资料图

在中国,养蚕业是门历史悠久的古老行业,几千年来,人们一直用加热法处理蚕茧,以去除粘连蚕丝的丝胶。蚕丝,或者说纯净的丝素,最终被制成了丝绸,而丝胶却成了无人问津的废料。直到现代,人们已经为丝素开发出了纺织以外的用途,但对丝胶依然视若无睹。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琳发现了一种变废为宝的可能性,那就是用丝胶修复人体受损的神经、软组织和肌肤,“补完”伤病之后残缺的生命。
  “这项研究开始得颇为偶然。”王琳说,“我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之前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求学。她告诉我,丝胶的用途是一个无人涉足的冷门领域。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值得玩味的现象,因为丝素已经被生物化学研究者们开发出多种全新的用途。既然如此,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弃置的丝胶,很可能是一座‘沉睡的宝藏’。”
  带着这样的想法,她和她的团队开始了对丝胶的研究。通过重新设计实验,王琳的团队首先否定了前人认为丝胶具有免疫原性,会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结论,打通了进一步研究的道路。
  在这之后,王琳开始关注丝胶蛋白的优点。她发现,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稳定的天然荧光特性和优越的成胶性能。这意味着它有可能被制成在人体内自然降解的医用材料,为人体组织再生修复效力。
  因为蚕丝是中国特有的生物资源,所以这个未知的领域,国际同行不多。“我们做这个研究非常孤独,是这个领域的先驱团队,很多未知需要进行探索,但是有意思的地方也正在这里。”王琳说。

潜心研究 丝胶应用解医学难题
学生时代的王琳(视频截图)

交通事故导致的外伤,军人和警察在执行任务中遭遇的战伤,都有可能导致人体失去比较长的一段外周神经。为了尽快修复神经来保证肢体功能正常运转,目前的外科医生通常会考虑神经移植。但这样的治疗,必然会在患者身上形成多处损伤。
  如果用丝胶制成“神经导管”,这个难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就好比在两个断点之间修建一条具有纳米拓扑结构的微型“隧道”,让神经在腔内重新生长对接。当修复完成时,导管本身也已经基本被人体所吸收,不必再经过手术取出。这种全新的神经修复策略,为伤员提供了减少“开刀”次数的可能性。
  对于在老年人中高发的疾病脑卒中,目前临床救治非常困难,治疗方法也非常有限。而丝胶恰恰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方案。
  王琳带领团队设计了在小鼠身上模拟脑卒中的实验,用鱼线暂时阻塞小鼠的脑部血管,大约15分钟之后再解开,以模拟脑卒中对脑神经的损害。而后,小鼠脑部就会被植入丝胶神经支架,以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神经元,阻止其功能的丧失。 对小鼠的“治疗”结果表明,用这种方式来修复受损神经是可行的,神经支架的降解产物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避免了大量神经元的死亡。
  在完成进一步的实验之后,这项技术就有可能进入到对人类志愿者的临床应用阶段。
  在王琳看来,丝胶的独特性质,使它有可能被开发成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材料。甚至,丝胶可以制成某些药物或者细胞的载体再植入人体。只要让丝胶容器的降解速率与人体的组织修复速度相匹配,就可以发挥出类似“缓释胶囊”的效果。
  如今,王琳的团队是国内唯一在创伤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对丝胶生物材料进行系统研究,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团队。

初心不改 投身祖国医学科研事业
王琳证件照

回到中国进行科学研究,寄托了王琳浓浓的报国情怀。王琳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在医学科研领域一直坚持走到现在并小有所成,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王琳出生在一个医学家庭,父母曾在德国学习工作,因此,她的童年是在莱茵河畔美丽的小城洪堡度过的。多年前,当王琳的父母意识到祖国对优秀医学人才有巨大需求,毅然放弃了‘小家’正在享受的舒适,全家归国以图报效。在父母的影响下,王琳最终选择回国投身医学科研事业。
  在国内,王琳看到一些病人不能得到良好的救治和康复训练,也看到一些因病致贫。通过自己的研究,为同胞们开发出更多经济而有效的再生医学治疗方法,变成了扎根她心底的“初心”。
  王琳说:“科研本身就是一条非常艰苦的路,既然选择,就要坚持走下去并有所作为,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报答国家并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编辑:薛姚 孟利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