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村护士刘大飞:病人的心灵守护者

提起护士,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奔波在医院的白衣天使,他们亲切细致、体贴入微。但有一些白衣天使却活跃在深山老林,一身白衣沾满尘土。在不少人避之不及的“麻风村”,他们不怕脏不嫌累,既能帮病友抵抗病魔,又是他们心灵的守护者,为他们挡住他人异样的眼神,帮他们重拾信心,过上正常生活。

益阳市大福皮肤病防治所护士长刘大飞就是这样一位护士。她在湖南益阳的偏僻角落为这里身心俱伤的病人服务,不仅守护他们的身心健康,还为他们端茶送水、洗衣做饭,成为他们的依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最美好的26年光阴,刘大飞都花在了益阳市大福皮肤病防治所的麻风病患者身上,她用一举一动诠释着南丁格尔誓言。如今人到中年,她说最浪漫的事或许就是和这些麻风病人慢慢变老。

麻风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有着灰暗的一笔,从古时对它的恐惧,到现代对它的歧视,麻风病人始终面临着巨大压力。刘大飞的父亲就是麻风病村里的医生,受他的影响,刘大飞从小对麻风病人有种自然的亲近感。当别人都在诉说麻风病人的可怕时,她却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给病人治疗,人手不够时,她还能帮点小忙。放学回来,她会跟麻风病人们一起聊天、玩游戏。

周又初是刘大飞工作后接触的第一个病人,病友们都叫他“大麻风”,因为他是住院时间最长的一位老人,年纪比较大,手、足、脸都有畸残,特别是足底溃疡很厉害。刚参加工作的刘大飞凭着一腔热情,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她为周又初制定了特殊的护理方案,每天给他清洗、敷药,讲解麻风病常识和日常生活的注意方面……经过刘大飞长达一年的细心护理,周又初的病情才得以控制住。

郭登州1971年流浪到湖南,在刘大飞所在的麻风病村一住就是40年。2013年,郭登州再次心脏病发作,生死一线间他念念不忘多年的心愿——回贵州老家寻亲,但因为麻风病人的身份,几乎很难实现。刘大飞得知后,多番出力。她先后与贵州有关方面及湖南卫视公共频道“帮女郎”栏目组等多方联系。2013年3月,在刘大飞的多方努力下,郭登州终于回到贵州老家。出人意料的是,郭登州的家人都避而不见。刘大飞多次帮忙沟通,解说麻风病的特点,消除恐慌心理,再从郭登州思乡说起,动之以情,经过20余次的交谈、劝说,郭登州终于与亲人团圆,了却一桩心愿。然而,就在刘大飞在贵州的那段日子,她的父亲却突患重病,很想让她赶紧回去。刘大飞却想着等郭登州的事情了结后再回。不料父亲骤逝,刘大飞都未能送上最后一程。“作为一个女儿,我真的是不孝,但是我想,父亲会原谅我的,因为他懂我对麻风病人的感情。”刘大飞说。

刘大飞所在的麻风病村有一群平均年龄为62岁的麻风病人,她从心底里把他们当成家人。刘大飞有个小本子,记录着病人的喜好,外出时她总是想办法捎东西回来。病人衣服尺寸她熟记于心。每到大年三十,她一定会陪着麻风病村的人吃团圆饭。“飞姑娘来了呀!”每次,刘大飞一进病房,病人们就围拢过来招呼。26年来,刘大飞护理过数百人,从未喊过苦和累。

作为一名专业护士,光有耐心和热情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工作之余,她经常自学,遇到临床问题,多次请教医生和其他的同行。有时候为了一个久治不愈的溃疡患者,她甚至坐好几个小时的车跑到益阳市的图书馆去查询相关文献。

刘大飞深知,麻风病人很多的不幸和遭遇,是疾病和偏见的双重因素造成的。作为一名护士,她还有更为重要的使命——消除社会对于麻风病人的歧视。这么多年来,她也一直在身体力行。

刘大飞所在的大福皮肤病防治所是湖南省唯一一家医务人员与麻风病人同在一个院内工作生活的单位。为了消除歧视,她常带着同事们到附近的老百姓家里挨家挨户进行科普,到益阳市各乡镇举行麻风病防治讲座。她还特意牵着患者的手在马路上散步,并且同他们一桌吃饭,把自己的家安在了麻风病村里面。“要消除人们的歧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成的,但是我相信总有成效的。”刘大飞说。有一次,她想带病人们去韶山看看,没想到阻力重重。司机一听说是麻风病人就拒载,旅店老板的拒绝更直接,一句“你别来害我”就把电话挂了。越是这样,刘大飞就越觉得应该带他们出去,因为这也是一个消除歧视的好机会。经多次联系,她终于如愿。到韶山后,不管是在景区还是饭店,她都和麻风病患者牵手、吃饭、同睡。“我知道,很多人肯定都在看着我,我就是想告诉他们,麻风病不可怕。”

在她的影响下,村里的老百姓开始主动和麻风病患者接触,还会主动邀请患者去家里喝茶。更可喜的是,村里有不少人还和麻风病患者结婚了,并育有健康的儿女。麻风病村的院子以前在村里人的眼里是禁地,现在,已经成了附近跳广场舞的最热闹的地方了。此外,大学生志愿者们每年都会到麻风病村看望麻风病人,陪他们一起做游戏、聊天,带来他们没有吃过的零食、帮他们做饭搞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