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小山村的巨变看重庆直辖20年
2017-06-18 第152期 小编说新闻

  央视网消息:20年前的1997年6月18日,京东还没诞生,就连电话购物也还只存在于电视广告中,作为“四川人”的笔者突然发现,过去电视里的四川台被重庆台取而代之了,电视里载歌载舞,连续几周都在庆祝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对于一个当时的小学生来说,这些仅仅意味着不再有四川台的动画片和电视剧可看,并未意识到会给家乡带来什么变化。

  回首过去20年,重庆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笔者的家乡虽然远离重庆市区,但在重庆快速发展的辐射效应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看得见、摸得着。

  比如,蜀道不再难。  

  重庆身处四川盆地,区域内基本没有平原,“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深入山区人民的内心。尽管因为地形限制,建造公路成本高难度大,但人们想要自己家乡通路的渴望足以战胜一切困难。

  家乡建设乡村公路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重庆直辖前十年,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人们渐渐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于是一些村子便筹划着全民集资修路,率先修路的村子也带动了其他村的热情,渐渐大多地方都通了乡村公路。然而这阶段的乡村公路路面基本都未硬化,且路面狭窄,坡度起伏大,仅仅是可通车,实际行车难度大,事故率高,除了摩托车,一个月也难见几辆汽车通行。

  近年来,“三农”投入不断加大。乡村公路的建设开始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此进入了第二阶段。政府出钱出力,优化路线,硬化路面,让乡村公路路况大大改善。伴随着农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小汽车也开始在农村普及。过年时节,乡村公路甚至会享受到大城市的堵车“待遇”。

  乡村公路建设成果斐然,国道省道也在不断改进。柏油路面、防护栏以及路基加固工程,让建成已有几十年的国道和省道焕然一新。

  2016年,重庆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经过家乡的高速公路也快完工,让人不得不感叹家乡的巨变。

  再比如,“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终于落地。  

  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的,而人均养育了五六个子女的农村老人犹其辛苦。对于没有退休金的农村老人来说,子女不够孝顺就意味着他们必须自力更生,有的甚至以70乃至80岁的高龄在田间劳作。城市的篮球场里,大爷大妈随着《月亮之上》的音乐声起舞,而农村的小路上,老人们扛着锄头借着微弱的月光归家。

  “救护车一响,一年猪白养”在过去的家乡并不只是段顺口溜。在没有医保的年代,一个家人的大病可以轻松拖垮一个农村家庭。农村合作医疗和国家大病医保的推行缓解了农民的看病压力,虽然钱不多,但老人们生活节俭,加上种地所得,生活宽裕了不少。大家不再谈病色变,生活的安全感大大增加。

  道路通畅,人心安定,家乡的面貌为之一新。  

  十多年“退耕还林”还原了一个绿色生态的“美丽乡村”。当初种下的树木早已长成,原本光秃秃的山脉被树林所覆盖,满眼望去全是绿色。植被恢复,许多以前只存在于父辈口中的野生动物也重现身影,唯一让村民们有些发愁的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猪越来越不怕人了。

  笔者小时候,村里有很多土房,墙壁斑驳,结构老旧。尽管不少人怀念它的冬暖夏凉,但下雨天四处接漏水的窘迫,泥地板永远扫不干净的沮丧,让盖新房成为了大家普遍的向往。如今的家乡,土房一个村子难见一间,还有人住的土房子就更少了,几乎家家都盖了新房。部分相对富裕的家庭,还建起了小别墅,实现了很多人在城市里一生都无法实现的“小目标”。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和房地产开发热潮的双重推动下,农村已鲜有人自建新房,转而开始买房--根据经济实力买房的位置从重庆市区到镇上不等;或跟随国家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搬到像别墅一样漂亮且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从前的农民已逐渐转换为新市民,过上了当初向往的城市生活。

  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是在重庆20年的直辖时光里带给当地人民的是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是过去只能想想而现在却基本敢于实现的舒适生活。家乡人民并没有满足现在的初步富裕生活,随着国力的强盛,重庆人民也会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再过20年、50年……天府之国中的重庆必定是花开满园,笑声满街,老人长寿,孩童健壮的美好乐园。(文/黄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