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分开”:中国式医改的
一面镜子
2017-04-09 第146期 小编说新闻

  “以药养医”一直是医疗改革中的一处“顽疾”。4月8日,北京市正式开始实施“医药分开”,全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设立医事服务费,实现补偿机制转换。简单的说,就是药品和涉及 CT、核磁等检查费用降低了,而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的费用有所提高。

  按照规定,原挂号费和诊疗费取消,改为“医事服务费”。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50元,知名专家100元,二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30元,知名专家90元。听起来有些让人吃不消,但这部分的费用会纳入医保报销,报销金额会根据不同级别的医院、医生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而本次改革的重头戏“15%药品加成”则被全面取消,再加上其中7000多种药品还能搭上了阳光采购的顺风车,药品的总体价格平均能降20%。

北京医改首日的协和医院。汤琪 摄


  哪些费用降低了、哪些费用会变高?看病到底是变贵了还是变便宜?这恐怕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以三甲医院为例,过去挂号费,普通号5元,专家号最高也不过14元。医改后,在有医保基金补贴的情形下,看一次专家要付60元,连普通医生也需要10元,这么一看,不管有病没病,去一次医院的成本可是变高了。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尤其是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病人来说,药品单价的降低大大节约了整个治疗周期的总体费用。而对于中国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一次化疗成本的降低,将使一个癌症家庭的治疗费用更多的花在刀刃上,节省下来的钱将有机会尝试别的药物、新的疗法。除此之外,床位、护理、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费用会有所提高,而像核磁、CT,包括PET-CT这种昂贵的检查费都会有不小的降幅。

  所以,对于单个患者来说,根据个人的病情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医改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不禁有人要问,大刀阔斧的医改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历经四年之久的“医药分开”能否为人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开个好头?实施的背后,还有什么需要适应和完善的地方?

  首先,此次改革的最大的杀手锏就是终结了我国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以药养医”机制。众所周知,20世纪50年代,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国家明确公立医院可以将药品加价15%后向群众销售,这样的“门槛费”确实对当时的匮乏的医疗资源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水平的提高,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药品价格虚高、高额回扣等现象层出不穷。实施“医药分开”之后,所有的信息变得公开、透明,老百姓可以在网上查询各大医院采购药品的品种和价格,做到真正的“心知肚明”。

  其次,医务人员的付出得到了最直接的尊重。和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医生的“望闻问切”收费确实算不高。改革之后,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更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对于当下十分严峻的医患关系来说势如破竹,每一个人都将受到鼓舞。但是,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看病的成本在一开始就提高了,恐怕一时难以适应。何况,拥有全国最好的医疗资源的北京,每天都会涌入大量从外地来就医的患者,对于很多异地报销机制还不成熟的地区,在没有医保基金的补贴下,每一次挂号都会变的谨慎。

  另外,医事服务费的设立,是不是可以解决有些医生一天看几百个病人,两三句就把病人打发走的现象。同样,患者能不能做到,有小毛病不用非去大医院,把最好的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病人。每个医生提高看病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患者的诉求,每位患者不要“小病大看”,形成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这样,基层医院不至于门可罗雀,大医院人满为患也会有所缓解,减少漏诊、误诊和过度诊疗。

  对于复杂而漫长的中国医改之路来说,众口难调,建立什么样的一种机制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意愿,还需要政府、医院、患者的共同努力,每一道环节都不能松懈。老百姓需要实实在在看得见的福利,我们的医保比例能不能更高,报销手续会不会更加简化,药品的审批可不可以更快一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