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的开拓就不会有路。”这是芬兰的一句谚语。作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芬兰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首都赫尔辛基无疑是中国花样滑冰的“福地”。就在4月2日刚刚落下帷幕的花样滑冰世锦赛上,中国花滑在四个项目上斩获一金一铜,整体出色的表现让中国队总计收获了7个冬奥会参赛名额。
来而不往非礼也,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到芬兰开拓穿越历史的友谊之路了。而其中颇具亮点的一站就是,和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一起,在赫尔辛基会见参加完2017年花滑世锦赛的两国冰雪运动员代表。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体育交流是促进中芬友好的桥梁。”从习主席的这句话就可知,这次会见的意义远比它看上去更有亮点。2022年在北京举办冬季奥运会被视为中芬加强冬季运动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契机。与此同时,2019年被确定为“中芬冬季运动年”,加深了中芬之间这段因冰雪运动而起的缘分。
从2013年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开始,习近平就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现出对冰雪运动的重视。无论是战略上的周密部署,筹备中的实地考察,还是走出国门的交流合作,都能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对冬奥会倾注的情感。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主席应邀赴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高领导人第一次出席在境外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对当时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巨大支持。而距离中国奥委会正式致函国际奥委会,提名北京为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刚刚过去三个月。可以说在习近平的心中,早就埋下了普及冰雪运动、迈向体育强国的种子。
“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确保把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君子重诺。在申奥成功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对北京冬奥会发声,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2015年12月,北京冬奥组委正式成立,标志着2022年冬奥会筹备的一系列工作也将全面提上日程。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习近平主席为冬奥筹备工作来回奔走,从张家口到北京,大到赛区规划,小到滑雪用具,习主席都严要求、细叮嘱,事无巨细一一过问。
对中国人民而言,筹办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已经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事件。
“举办一届冬奥会,将起到点燃冰雪运动火炬的作用。”习近平曾对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啊!如果能在关内推广,将能带动起两三亿人,奥林匹克运动就是要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竞技体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中国一直在夏季奥运会上表现抢眼,如今,借着举办冬奥会的契机,又多了一次补齐冰雪运动短板的机会。
离2022年冬奥会还有5年的筹备时间,在十三五到来之际,作为健康中国的实现路径,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全民健身计划缺一不可。这不仅是为了奉献一届完美的冬奥会,更为了健康、自信、活力的中国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