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之痛,谁能解?
2017-02-22 第141期 小编说新闻

       最近,要说什么话题最火,“共享单车”一定榜上有名。只是,让小编没能想到的是,相关新闻隔三差五刷屏,照出的却是形态各异的世间怪象,不断刷新着遵守规则的公众的认知下限。

       在武汉,近百辆共享单车被扔沟里;在深圳,超500辆共享单车遭破坏堆成“小山”;在郑州,有大爷大妈将共享单车圈起来收看管费;在昆明,有两个“熊孩子”路边破坏单车被抓包,一问竟还爆出在家私藏了6辆共享单车……

       可以说,自从共享单车陆续在全国投放之后,文明“窘”相也跟着全国化了。有媒体直言,共享单车已成为反映国民素质的“照妖镜”。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却没有经受住考验,自动“现形”。也因为这样,许多人对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不免有些担忧。


       不过,从无序到有秩,从无为到有为,这大概是新生事物发展所不得不经历的一个过程。因此,小编并没有太过悲观。共享单车折射出了很多问题,有些看起来病得还不轻,但这并非无药可医。

       怎么医?提升一城乃至一国的文明素质是个宏大命题,但终归还是要从细微处入手着眼。政府、企业、个人“三管齐下”,缺一不可。

       当务之急是相关部门要及时出手,帮助使用者树立规则意识。对于那些违反规则的人,要依规处罚,而对于违反法律的人,则更要依法严惩。

       举个例子,针对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及早将其纳入城市管理。小编曾亲眼目睹地铁口附近各色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的场面,被“堵”着然后看着附近巡警辛苦将单车重新归位,深刻意识到了城市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在这点上,上海、深圳等城市走在了前头。上海的一个做法是在街头画出白线区作为共享单车专门停放点;深圳则建立了“深圳交警自行车用户诚信平台”,对存在交通违法的单车用户统一纳入平台黑名单,企业可以依据“黑名单”信息,及时调整用户的信用分、提高车费等,而交警部门也可以利用企业的大数据,对违规用户进行处罚。

       此外,也要督促企业完善对共享单车的监控和管理。企业方面,可以要求他们将相关运营数据接入政府公共平台,方便公共管理。同时,采用智能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加强对用户群体违停的治理和干预。

       说了这么多,小编还是要再唠叨一句,共享单车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使用者自身的良好素养。自己用得舒服,也要想着让别人也用着舒服,自己感受到了便利,也要将这种美好的体验传递下去,如此,共享才能真正良性循环起来。

       换句话来说,解决共享单车的现实窘境,一方面需要公众的“共享精神”不缺位;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企业的深度参与。很多时候,文明是可以用规则约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