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可VS武亦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少年派”?
2017-2-22 第140期 小编说新闻

       最近,全中国最火的少女是谁?答案无可争议:林妙可和武亦姝。一个是童星,自幼年成名后便一直活跃在大众热点话题中;一个是才女,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一档文化类电视节目成为新晋“00后”女神。

       同样是受到关注,与8岁那年成为“奥运女孩”不同的是,这次林妙可被全国人民喝了“倒彩”:参加多场艺考却连连铩羽,镜头面前扭捏作态,各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众口铄金中,这个18岁的小女孩和培养她的父母,被打上了现代版“伤仲永”的标签。

       而另一边,16岁的武亦姝,红是红,但在大众媒介一贯犀利的视角下,却是少有的纤尘不染。尽管媒体也追踪报道了她在《中国诗词大会》落幕后的校园生活,但对她本人和父母透露出的“不愿出名”“要安心读书”的想法,报以了极大赞赏与尊重。

       同样是少年成名,同样是“别人家的孩子”,但今日差别如此之大,令人感慨。事实上,大家的刻薄与不满,并不针对林妙可本人,而指向了她身后一直在替她规划的局外人。无论是不加选择地替她承接低质量演出,还是不注重对她进行专业的培养和训练,都体现了他们的失职与短见。

       一个本该很有潜力的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击中了人们心中关于教育的痛点。所有的人把目光与注意力集中于此,也正因为:她们是下一代。“少年强则国强”,她们的成长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质量;对她们的评价,代表了这十年间社会价值的变迁与进步;对她们的剖析,是国人对教育问题的自我省察;对她们的期待,也暗含了成年人在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遗憾与希冀。

       从这个角度看,当时9岁的林妙可被错误的当做了社会的一个模板,而她的家人又不能及时醒悟。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太阳花般纯洁又皎洁的面孔映着五星红旗,令观众振奋、喜悦、感动,那时,她是所有人心目中能够代表一个正在上升着的国家应该有的下一代的模样。反观其时,整个社会对标准化、集体化的美感有一种强烈的渴求,父母们对“什么才是优秀的孩子”有着统一的认知与期待,因此人们喜欢林妙可,喜欢她乖巧又耀眼的样子。如果当年的林妙可能够批量生产,毫不夸张地说,每个家庭都想拥有。

       但近10年后的今天,不但网络自身经历了数次变革,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在一次次的冲击与讨论中,个体力量、多元取向、专业精神被反复提起,最终成为整个社会的进步风向标。这时,林妙可又来到大众的视野前,我们发现,她依然是以前的模样,笑容甜美,但甜美中带着造作;说话乖巧,但乖巧里透露出没有主见。看着她,映照出我们许多年前的审美水准与价值取向,就香港作家亦舒评价一位女明星的那句话“美则美矣,没有灵魂”,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女孩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一个人如何“可爱”、“具有灵魂”?不就是要求我们要内外兼修吗?“腹有诗书气自华”那是要有童子功的。

       于是舆论迫不及待地走向了林妙可的对立面,其本质是全社会迫不及待地想把自身的过去与现在剥离开来。

       这时,我们看到了武亦姝。她大方得体、清新自然,更令人欣喜的是,她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自得其乐,在成名后能从容以对。当然,她已经16岁,与林妙可当年走红的9岁不具可比性。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何为优秀的少年”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尝试着做出不同的回答。

       乖巧、懂事、听话、能拿出手,这些曾经大家趋之若鹜的标准,被抛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对专业素养的追求,对独立人格的培养,对良好性格的塑造。

       再回头看看这个话题: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少年派”,似乎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反思林妙可,发现武亦姝,见证了这十年间国民教育观的变迁,社会总是在反复的质疑、讨论、推倒、重建中才得以进步。为这种进步,我们应当欢欣鼓舞,但为了巩固这种进步,我们更要营造理性、冷静的舆论环境,以期更多的“武亦姝”能站在大众面前,成为少年榜样;也要选择客观与宽容,从唇齿之间、笔底纸面,放“林妙可”们一马,让她们也融入发现自我价值、寻求真正人生意义的时代大潮。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走到下一个教育的新风口:不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少年派”,而是他们自己,想成长为什么样的“少年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