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对中国的家庭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实行了近40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中国进入了全面两孩时代。
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也许没有哪一项中央政策,能比“全面两孩”更加直接地影响着亿万家庭。
全面两孩政策开放前,不少机构预测将会出现明显的生育堆积。至于第一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各方预计从400万到七八百万不等,个别学者的估计更是超过千万。即使是最保守的预测,2016年新增加的出生人口也会超过200万。
那么现在一年过去了,效果究竟如何?是否真的如大家所预期的,出现了生育堆积呢?
在直属卫计委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官网首页上,有一个每秒钟都在变动的人口时钟,实时显示中国人口总数和出生人口数量。2016年12月31日,该人口时钟显示2016年出生人口的总量为1618万人,甚至低于2015年1655万的出生人数。
即便是按照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2016年11月一个人口论坛上说的,“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预计超过1750万”。按照这个预测,2016年与2015年相比出生人口增加的数量也仅仅是在不到100万,仍大大低于此前的预测。
“两孩”遇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根据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的调查,包括北京、辽宁等10省区市的0到15岁儿童的父母中,有生育二孩意愿的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为53.3%,不确定是否生育二孩的为26.2%,不想和不确定生育二孩的家庭合计为79.5%。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其中,北京和东部这些发达省份,不想生育二孩的家庭比例最高。
如果仅从纸面上来看,这个结果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中,越发达的地区,由于教育、医疗、收入、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状况和家庭状况更有优势,理论上说应该能够吸引更多的独生子女家庭生第二个孩子,为何这些地方反而更加不愿生、不想生呢?
调查显示,80%的父母在考虑是否生育二孩时首先是考虑公共服务因素,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孩子入园、升学的情况”、“婴幼儿用品质量”、“生活地区环境状况”、“孩子看病就医的便利程度”。70%左右的父母认为,“母亲的精力”、“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孩子上幼儿园以前有人帮助照料”、“父亲的精力”等家庭状况也是影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家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养育成本太高了。
例如,小编作为在北京的80后独生子女,身边很多同龄朋友都对于二孩表示“不感冒”。在北京,养一个孩子仅仅从出生到上小学,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从婴儿时喝的一罐奶粉,到抢好幼儿园的入园资格,乃至大量的学前教育、幼儿培训,甚至还有择校用的学区房,都成了养孩子的巨大经济负担。另外,大城市生活压力大,很多家长平时工作就非常忙,带一个孩子尚且需要家里老人上阵帮忙,如果再多要一个孩子,无疑会更加重年轻父母的照料负担。
全面二孩政策,是党和政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根据人口形势发生变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优化人口结构,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口老龄化压力等具有重要意义。而当二孩政策遇冷,我国所面临的低生育率危机将更加严峻。正如南京大学人口学者陈友华所说的:“如果生育政策放开之后都没有明显的生育堆积,那就太可怕了。我们需要担心的不是这个生育堆积太大,而是太小,太短暂。”
开放二胎以后,养育下一代已经变得不仅仅是家庭、父母的事情,而是国家,是各级政府,全社会都应该支持的。如何更好地支持家庭教育发展、提高儿童福利水平、减轻养育孩子的家庭负担,以促进生育率提高,需要政策的扶持,更需要社会各方面资源的共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