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抗战
不仅仅是多了那六年
2017-01-13 第136期 小编说新闻

       近日,教育部发文称,2017年春季教材将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大中小所有学段教材中的“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而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就是曾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想必很多人一听到这首《长城谣》,便会想起1931年的9月18日。那一天,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尽管东北军民奋起反抗,但是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很快沦陷。

       当年读到这段历史时,少年小编亦心生疑惑,为什么日军都吞并东北了,我们的抗战还要等6年后才打响。虽说历史老师也重点解释了这一点,说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只是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后才是全面抗战。但是,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之间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我们真的能轻描淡写成局部抗战吗?

       由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寇抗争了十四年,牵制了136万日军,对日作战约10余万次,歼敌26万。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无数像杨靖宇、赵一曼那样的英雄,他们不仅支援了全国的抗战,更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除了东北战场,在华北平原,在黄浦江畔,都活跃着仁人志士的身影。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驻上海闸北的第十九路军与日本海军陆战队展开淞沪血战,他们向全国发出了“尺地寸草,不能放弃”的忠勇号召。

       所以,“八年抗战”一说,总感觉缺点什么。

       至于十四年抗战,早在几年前就有了一些“认定”。2014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现场安排的14个方阵、14响礼炮、140面彩旗、14000只气球,无不在告诉人们“勿忘十四年抗战”。

       在2016年两会期间,就有政协委员建议将“中国人民抗战十四年”正式纳入到我国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值得欣慰的是,不到一年,“十四年抗战”真的就被写入了历史教科书。

       十四年抗战,不仅仅是多了那六年,更是从人民为本位的历史观出发,对历史事实进行重新认定,将悲壮屈辱的民族受难史毫不隐蔽地剖开,让我们及我们的后代更多地了解先辈们受过的苦难,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勇气、血性以及追求和平的愿望,才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