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约吗?天宫二号:终于等到你!
2016-10-08 第121期 小编说新闻

       还记得中秋节那天独自奔月而去的天宫二号吗?不知在天的那一边,他是否孤独。还好漫长的等待终不被辜负。整整一个月后的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终于准备好了一切,去到393千米之上的高空,与他相见了。

       所谓小别胜新婚。神舟十一号到达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与天宫二号牵手完成合体,也就是传说中的“空间交会与对接”。不过,对接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异常复杂,说它是“最困难的浪漫”,大抵上一点儿也不为过。

       讲空间技术可能有点儿难,那咱们举个地面上的例子。对接这事儿,就比如在高速上有一前一后两辆车一起开,要求后面的车在规定的地点要追尾前车,还不能撞坏,必须轻轻挂在一起然后黏住一起走……这样的技术,大概连《速度与激情》的几位老司机,都不敢说自己能做好吧。

       那么,这么困难的事儿,为什么我们还一定要做呢?难道真的是为了浪漫?

       当然不是!人家意义大着呢!作为神舟飞船在建造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此次神舟十一号带着两位航天员上去,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毕竟,建空间站这么大的事,肯定不能一次就把建造材料都送上去,只能分模块多次运送,然后逐次对接;二是此次对接时间长达33天,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研发上,我国虽然在时间上晚于美俄等国,但在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中国始终将飞行安全性置于系统设计与飞行试验的首位,只有在无乘员的模拟载人飞行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的情况下,才实施载人飞行。在安全可靠方面,中国值得信赖!

       另外,中国的航天飞船上所搭载的交会敏感器和对接机构,都是来自我国科学家们的自主研发,特别是导向瓣内翻式周边对接机构,比起美俄研发的来说有利于扩展性更好的连接机构,而欧洲和日本所用的交会分接,可都是直接使用的俄罗斯与美国的技术。

       最后,不得不赞一下我们的航天员。中国航天员具有世界一流的手动控制水平,相对姿态的控制精度高达1度。神舟十一号一起执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更是精英中的佼佼者。这次他们一共要在在轨飞行33天,期间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在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的任务中,中国人才刚刚走出地球,还只是在近地轨道400公里以内空间活动。神舟十一号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