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公路都太文艺,还是来闯最长沙漠高速吧
2016-09-26 第117期 小编说新闻

       “大锅盖”Fast射电望远镜让我们“看”得更远,而在“大锅盖”北方1500公里处的内蒙古境内,一条能让我们“走得更快、更远”的路最近也进入了人们的眼球:9月25日,京新高速临白段全线贯通,全长930公里。在媒体报道中,它更多是以“世界最长沙漠高速”的身份出现。

       这条编号为G7的京新高速全长2582公里,预计明年6月份就能全线通车了。与现有的道路相比,京新高速将北京到新疆的距离缩短了1300公里。作为京新高速的一部分,930公里的临白段高速并不算长,然而却最具代表性。

       临白段高速自东向西穿过了三片沙漠,分别是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其中巴丹吉林和腾格里在中国沙漠面积排行榜上位列第3和第4。至于沙漠地段究竟有多荒凉,两条新闻蔽之:今年6月26日,长征七号的返回舱就是在巴丹吉林沙漠着陆的,前不久的天宫二号也是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额济纳发射的。

       说到这,大家可能有疑问了,天宫二号不是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吗?酒泉跟额济纳好像离得有点远吧。没错,天宫二号是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的,但是这个基地的一部分是在额济纳。关于两地在卫星发射上的历史渊源,大家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小编就不赘述了。

       额济纳年平均降水量仅35mm,相比之下,非洲肯尼亚最干旱的秋季平均降水量还达到46mm呢。在古代,额济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带千年沧桑的光环。如果对额济纳不熟悉的话,《使至塞上》这首诗大家总该熟悉吧,即便忘了《使至塞上》,也总该记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吧。这首诗就是王维在额济纳写的,唐代没有高速路,王维“单车欲问边”的辛苦可想而知。

       额济纳所在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土流动性很强,想要在这样的地面建高速路,自然要多花费一番心思。施工人员为此专门设计了填充式的防风沙袋,利用填充好的沙袋对沿线的沙土起到压覆作用,而且还能循环再利用。

       相较于工作上的难关,施工队员的生活饮水问题似乎更难一些。方圆十几公里打的井几乎都是枯井,极少数能出水的井,杂质和矿物质又严重超标。好不容易找到了干净水源,道路又不通。无奈之下,施工人员专门修建了一条用来运水的便道,开车150多公里,来回10个小时才能拉回一车水,算一下成本,好家伙,一立方水将近一百块呢。

       施工之余,大家也不忘在路边种一些用于固定沙土的红柳树,还非常有爱地修建了供野骆驼等野生动物迁徙的过道桥涵,以及大量的野生动物饮水点。

       早在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建设“东起北平(北京)、经阿拉善,西至迪化(乌鲁木齐)的第二条进疆大通道”的想法。不过后来由于大家知道的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现如今,京新高速的建设终于让这个百年梦想变成了现实。

       说到这,不由联想到美国的66号公路,它被中国的不少文艺青年奉为最美公路。早些年,许多美国农民带着家人沿着66号公路,一路向西来到加利福尼亚州,在西部这片新兴土地上寻找财富,66号公路就是一条实现美国梦的大道。

       在当今中国,随着“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京新高速在推进内蒙古及新疆的跨越发展过程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条路也有望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一条高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