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费解的“行为艺术”
2016-03-22 第70期 小编说新闻

       说起艺术,人们会想到它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但是提到行为艺术,怪异、暴露、血腥是大多数人的错误评价。行为艺术作为艺术形态的一种,似乎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和理解,尽管所有艺术作品的本质都是信息的传达。话说,作为学过艺术学概论的小编,至今仍对很多行为艺术百思不得其解,请原谅小编学识尚浅。

       近日,一个年轻女子把自己关在狗笼子里并标价50元出售,这一行为引起了很多人围观。之后有人报了警,警方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只见一位身着灰色衣服的女子蜷缩着坐在一个狗笼里,笼子外挂着一个纸牌,上面写着“出售,惊爆价50元”。

       最后经过了解,才发现是两名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正在进行行为艺术表演。“这些艺术家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算是行为艺术也应该有规矩,都不晓得他们要干啥!”对于这样的行为艺术,围观群众和网友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现如今,行为艺术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著名行为艺术家何云昌的作品《抱柱之信》曾轰动一时,谢德庆的行为艺术《打卡365天》是他在坚持了整整13年的非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完成的,他特立独行的行为艺术方式令世界震惊。尽管谢德庆与何云昌在表现行为艺术上采用了两种不一样的极致,但他们对待艺术的态度是纯粹的。

       相比之下,新闻中的女子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出售的“行为艺术”,其本身只有行为,几乎没有艺术价值可言。也许有很多人并不确切知道什么是行为艺术,判断起来也有点吃力。经小编搜索,行为艺术是指艺术家把现实本身作为艺术创造的媒介,并以一定的时间延续。行为艺术必须包含以下4项基本元素,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的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除此之外不受任何其他限制。多元时代,人人都能玩艺术,但艺术不是一头热的随便玩。

       近几年,类似如此恶搞的“行为艺术”不在少数。早前,有新婚夫妻扮僵尸在街上游行,新娘裸露在外的皮肤全部涂上了白粉,唯独嘴唇鲜红,如同刚刚吸完鲜血,脖子上还有勒痕。新郎也是一身素白,让人不寒而栗。面对这样的“行为艺术”,多数网友认为有哗众取宠博眼球之嫌,没有太大的意义,并表示不会认可和接受此类“艺术”。

       行为艺术是一种舶来品,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其鼻祖是法国著名艺术家伊夫·克莱恩,当时的行为艺术是在西方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概念艺术。即使是在行为艺术发迹的西方,行为艺术也是有底线的。借用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说过的话,“自我是艺术的大敌。”“艺术家必须服务社会。”

       末了,小编想说,其实,我不懂艺术。但,小编有一颗热爱艺术、尊重艺术、欣赏艺术的心。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