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为何“钟情”保健品?
2016-03-17 第68期 小编说新闻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所以,在保健品的产品宣传上是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词语的。写到这里,小编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月即可见效,价格合理!”“不吃药也能降三高”的广告语。不过,大多数人对于这样的广告已经“免疫”了,就像那句话所说的“认真你就输了”。

       然而,近日,75岁的王老先生讲述了他原打算免费领锅,结果却被一步步诱导,最终掏了6999元买了一盒名为“回元液”的保健品的经历。经调查发现,这款“回元液”的出厂价仅为120元。真是防不胜防!王老先生并不完全是被“眼花缭乱”的广告语忽悠了,而是被“嘴巴都很甜”、“感觉十分孝顺、体贴”的工作人员给“洗脑”了。

晨报记者 张佳琪/摄

       2015年8月12日,小宋因为劝阻父母听讲座买奇怪保健品而和父母闹僵了。儿女和身边人的劝阻,不但没有让老人们悬崖勒马,反而把他们推得更远。即使是生活很节俭的老人在买保健品方面也变得“大方”起来。

       原来,这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叫得亲的工作人员不仅常常给老人们过生日、按摩、聊天、倒洗脚水,并且生活用品、鸡蛋、牙刷,全部送送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些工作人员抓住了老年人“互惠”、“社会认同”、“缺乏关爱”、“从众”的弱点。老年人这个群体似乎与保健品市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剖析背后的故事,心中难免会有些酸楚。

       从新闻报道中,我们也大致了解到这些人行骗的规则和流程,先物色被骗的人选,然后免费听讲座,发礼品,再组织活动,打感情牌,这期间不停地给老年人们灌输他们的产品价值。通过轻轻松松的“情感交流”,他们就产品就“卖”出去了。有些人会说买保健品的老人们“太天真”,但打败老人的不是“天真”是“感情”。

       再看另外一则新闻,61岁的王阿姨长期独居,老伴早年离世,儿子不在身边,但她又喜欢热闹。于是王阿姨迷上了“保健课”,每次上完课,王阿姨都会大包小包往家里拎各种保健品,净水杯、净水器、按摩仪、保健手链……甚至有些同类产品,她一下买了8个。王阿姨每年花七八万买保健品的原因竟然只为跟推销员聊天。作为子女,我们是否做到了一些本该为父母做的事情?

       也许,除了身体上的“保健品”,精神上的“保健品”更为重要。现在,拿起手机,给父母打个电话吧!

登录注册用户名 密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