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贾贵生:终生难忘的好领导

CCTV.com  2009年11月02日 11:5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终生难忘的好领导

贾贵生

(作者系曲周县交通局地方公路站副站长,时任彦生同志司机。)

贾贵生

    王彦生同志任曲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期间,我一直给他开车。在与王部长密切接触的五年半时间里,我真正体会了王部长的人格魅力,他是一位忠孝两全、勤俭节约的好干部,是一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好领导,是一位和蔼可亲、严己宽人的好兄长,是一位清正廉洁、敬业尽责的好公仆。

    一

    中等的身材,和善的脸庞,一件绿色军大衣,这就是王部长给我的第一印象。他生活俭朴得让人难以相信他是一位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1998年4月,当我第一次踏上革命老区涉县,巍巍的高山,蜿蜒的山路,是那么的新鲜。但当我到达目的地时,眼前是狭窄的巷道,陈旧的木门,干净的院落,两间低矮平房,十多平米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台21寸的电视、一只晃动的长沙发、一个简单的茶几、两把木椅和一个洗手盆架。我当时惊呆了,难道这就是彦生部长一家四口人所居住的地方?

    我刚认识王部长时,他就穿着从涉县带来的那件绿色军大衣,这件大衣在曲周陪伴了他五个冬天。每次出门,这件大衣是必带的,因为这是王部长唯一一件御寒的大衣。他贴身穿的一直是那件印有“涉县县委组织部七一表彰”字样的吊带背心,早已褪色,并有好几个窟窿,但他仍舍不得丢弃,依然穿在身上。

    二

    王部长给我讲过小时候的经历。他出生在涉县山村,四岁丧母,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既当爹又当娘的情景,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亲白天下地干活,回来洗衣做饭,晚上给他辅导功课,他都历历在目。他到县城工作后,帮父亲找了个做门卫的活,这样算是在县城有了住所,也能相互照应。渐渐地,父亲年纪大了。他看到父亲一个人孤孤单单过了大半辈子,就提议父亲找个老伴,但被父亲拒绝了,他硬是耐心地做了父亲两年多的思想工作,最终为自己找了一个继母,并当成自己的亲妈来赡养。

    王部长不管工作多忙,每天都要打电话,亲自向父母妻女问候。每逢周末回家,他都要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去看望父母。后来,由于父亲视力接近失明,继母患有腿病,为了工作与尽孝两不误,他把父亲和继母接到曲周,租了两间房住下。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陪父母吃一顿饭,这样一直持续了两年时间。当时一个邻居,听说王部长侍奉的是他的继母,根本不相信,就私下向我探个究竟,当得到证实后,连说“难得!难得!”

    王部长在父亲和继母面前,尽到了一个儿子的责任。同样,在岳母面前,他始终如自己的母亲来对待。每逢回家,岳母家也是必探望之处。岳母生病住院期间,他都是晚上去,凌晨回,像亲儿子一样侍奉在身边。

    三

    王部长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当时,县委大院中都知道他的床是两用的,一是用来休息,二是存放书籍。在王部长的床上,工具书、党建书、中外名著、散文、诗歌应有尽有。1999年初,王部长为了学习电脑操作知识,自己花钱从市里买回一台二手电脑及教材,利用暇余时间,对照教材进行操作学习,经常学到深夜甚至到天亮。当时,邮电局的一名电脑技术人员和一名电脑教师成了他办公室的常客,他也成为当时曲周县最早使用电脑办公的县级领导干部之一。

    王部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记得那是1998年3月的一天,当时在审计局工作的我接到通知,驾车到组织部值班。正赶上王部长要去乡镇调研,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王部长,也是他第一次坐我的车。当时他坐在副驾驶位置,我的举动他能看的一清二楚,我心里不由地紧张起来。王部长上车后,带着浓重的涉县口音很随和地与我聊起了家常,问我的驾龄,谈汽车操控系统、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很快使我的心情放松下来了。通过交谈,我感到王部长对汽车的了解一点也不比我少,更对他钦佩万分。

    四

    王部长对群众的那份情感,既朴实,又真切。不论下乡还是开会,只要路遇老人或小孩,他总要停下车来带他们一段,送他们一程,也顺便了解民情民意。王部长每年都要亲自下村慰问困难群众和老党员。每个人的名字和情况,他都清清楚楚。每当组织发放的慰问金不足时,他就拿自己的工资补上。记得那是1999年的一天,我无意中在王部长的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封来自涉县的信,从信封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可以看出是一个孩子写的。当时我问王部长是他女儿寄来的吧,王部长解释说是一个他在涉县资助了三年的小学生寄来的。他还说,对于一个山区孩子,一个月十几、二十块钱就够花了,他打算长期资助下去。

    王部长经常轻车简从深入农村调研,星期天不回老家也下农村,而且从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叫上我开车就走,也不通知乡镇。他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和群众聊天,问他们庄稼长势、收成,了解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农民对三提五统征收的看法,并耐心详细地给他们讲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同时,认真听取人民群众对乡镇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为县委提供了基层农村的第一手资料,为选拔任用乡镇领导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

    每次下村调研,他都是不声不响地去,不声不响地回,有时我提议顺便到乡镇看看,吃顿饭,但是他总是说:“乡镇工作忙,对口单位多,主要领导都是超负荷工作,我们去了只会增加他们不必要的负担,那样既耽误工作,又浪费时间”。

    王部长既怕给乡镇添麻烦,也怕给县直单位添麻烦,好多县直单位领导曾多次邀请王部长到单位转转,一起吃顿便饭,都被王部长婉言谢绝了。

    五

    王部长有着高尚的品行操守,坚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父亲在石家庄住院的一个月时间里,王部长多次都是下午下班去,早晨上班回,晚上住在医院,侍候老人。并且嘱咐我:“不要对任何人提起此事,他们工作都很忙,知道了定会看望,那样就不好了”。最后,就连部内几位副部长都不知此事。王部长岳母去世后,没有向任何人打招呼,就连女儿结婚,也是组织部部分同志通过其他途径得知后,才前去祝贺。平时,他遇有身体不适,总是白天带病工作,晚上在办公室输液治疗,第二天照常上班,只让我和通讯员知晓,不让任何人知道。

    王部长作为组织部长,坚持原则,为官清廉,不谋私利。记得曾经有一位股级干部想晋升为科级干部,通过关系找到了王部长,说明关系和来由后,放在办公室2000元。第二天,王部长和我一起把钱送到了该同志家,并教育该同志:“只要工作干得好,组织就会考虑你的,干好工作才是对组织的最大贡献”。 为了照顾该同志面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影响,王部长当时没有急,后来一直也没提这事,更不让我声张。

    王部长已经离我们而去,但至今我仍忘不了那件陪伴他多年的绿色军大衣;仍忘不了他那印有“涉县县委组织部七一表彰”字样的贴身吊带背心上的疮孔;仍忘不了周末回家路上在沙洺路边吃的皮扎和拉面;仍忘不了他每天打向父母、妻儿的问候电话……

责编:陈昌娥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