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民的儿子”
张树彩
(作者系曲周县司法局局长,时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与彦生同事。)
张树彩
王彦生同志在曲周工作期间,我先后担任过组织科科长、副部长,兼任县委党建办主任。我认为,彦生部长是一个兼有三种优秀品质的人。
一个淡泊名利、克己奉公的人
在我的印象里,王部长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很亲切,很慈祥,很容易接近,没有一点“官架子”。他一口地道的涉县方言,很少大嗓门说话,即使发火时,顶多把笑容收起来,仍然以温和坦诚的态度跟你沟通,没有距离感和对立感。他时时处处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大事讲原则,小事亮风格,以实际行动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他在生活上从不讲究,就是出差到外地也是如此。不管远赴京城,还是近到邯郸,吃的是快餐小店,住的是小旅馆,办事地点不远时就徒步前往,这在外人看来是“有失身份”的事情,而他却乐此不疲。他经常开导我们说:“家常便饭才吃得舒服,家庭旅馆更有家的味道,步行可以减肥健身,能省些就省些吧,钱还是花在最该花的地方好。”
王部长是全县干部群众公认的“清官”。2000年,县直机关有一名优秀干部,经王部长推荐提拔到乡镇任党委委员。这位干部感激不尽,偷偷把1000元钱放到王部长办公室。第二天,王部长带着我,到这名干部家串门做“家访”,把钱如数退还给他。王部长诚恳地劝告他:“我推荐你,是因为你能干,实绩好;提拔你,是党组织的决定。你如果感觉过意不去的话,那就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一些,这才是对党也是对我最好的报答!”这名干部在后来的工作中一直把王部长的勉励作为动力,显露出良好的品质和出众的才华,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个忠于事业、勇于攀登的人
王部长抓工作有个特点,就是一旦认准了的目标,就带动下属,倾尽时间、体力、精力乃至情感向这个目标集中,不干出个样子不罢休。就是靠这股劲头,创出了一系列富有曲周特色的在全国叫得响的成功经验。仅在农村党建工作上就唱红了“两台戏”:一台是农村干部系列化管理,一台是开展整治农村“五不”党员活动。
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薄弱环节,王部长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亲自组织起草了《曲周县农村干部系列化管理条例》。这个条例,以“系列化管理”的崭新理念,将农村现职干部、后备干部和离任干部分层管理,互相衔接;将农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辅之以严格的奖惩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使农村党建工作出现新的起色。同时,为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曲周县开展了整治农村“五不”(不坚定理想信念,不按时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执行党的政策,不维护农村稳定)党员活动。王部长对《曲周县整治“五不”党员工作规程》亲自审定,十易其稿,力求在遵循原则、界定范围、处理方法、问责程序等方面科学规范,取得了良好效果。
曲周县推行农村干部系列化管理和开展整治农村“五不”党员做法,受到省委的充分肯定,被新华社《内部参考》典型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江苏、山东、四川等省的许多县市先后到曲周学习借鉴。
一个关注民生、大爱无疆的人
在跟王部长一起闲聊时,曾谈及他的身世。他出身贫寒,自幼丧母,曾一度寄养于舅舅家、姨妈家,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苦命孩子。后来,他走出了大山,住进了县城,当上了部长。不管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如何变化,他质朴的性情、宽广的胸怀,以及骨子里的亲民情结始终没有泯灭。
2001年,经王部长提议,曲周县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当农民儿子”专题活动。全县700多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农村,走进千家万户,与农民一起吃住,一起下地劳动,调查和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千方百计为农村经济建设搭桥铺路。到现在,依庄乡禾秀寨的群众仍然记得,县里有个姓王的部长,曾经睡过他们家的土炕,喝过他们家的棒子面粥,下过他们家的承包地,指导他们调整种植结构,让他们增加了收入。
王部长刚调到曲周工作时,我担任组织科科长。1998年初春,我的祖母(时年98岁)患病需要照顾,我请假回了农村老家。王部长闻讯后,当天晚上就带着几名副部长和办公室全体人员来家看望我的祖母。我们全家人惊喜万分,激动得说不出话。在村里,我母亲逢人就说:“人家王部长是县里的大干部,能到咱这个穷村子里看望一个老太太,真是想不到啊!”今年2月,当母亲得知王部长去世的消息后,双眼含泪说道:“孩子,王部长是个好人,咱不能忘了人家,以后逢年过节,你不回咱家,娘不会怪你,你要是不去看望王部长的家人,娘不饶你!”
责编:陈昌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