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张何廷:最忆同学少年时

CCTV.com  2009年11月02日 11:2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  

最忆同学少年时

张何廷

    (作者系涉县建行办公室原主任,曾与彦生同学。)

张何廷

    “相处二年情谊深,毕业分别回故村;广阔天地大有为,同为祖国献终身。”这是彦生同学在高中毕业分别时写给同学们的四句留言,至今难以忘怀。

    苦学中的佼佼者

    1973年,正值所谓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之时,全县实行统一考试。就在这年我们一同考入了涉县鹿头高中。在二年的学习生活中,他艰苦生活的条件,勤奋好学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态度,助人为乐的品格无不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当时学校每人每天1斤粮食指标(40%细粮)的情况下,为了多吃一口饭、节约一分钱,他经常用细粮票换成粗粮票,很少见他吃个馒头。不仅如此,别人星期天回家可吃上母亲做的可口饭菜,走时带上母亲做的干粮,他却没有这个福分。有同学看他非常艰苦,不断会送给他一些窝头或炒面(玉米炒好后磨成面儿),他对此感恩不尽。为了不花钱,有时水搅炒面就是一顿早饭,吃窝头喝水就是一午餐。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他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同学们记忆犹新。那时冬天学校既无暖气也无火炉,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彦生同学便在小纸箱内放入找来的烂棉花,将脚伸进去取暖坚持学习。由于他勤奋好学,他的成绩在班内一直名列前茅。他不仅自己苦学,还利用多种机会给学习差的同学补课,帮助同学一道提高。他在高中时就爱好写作,不断向邯郸报社投稿,报社多次给他寄笔记本及写作知识,这在当时引起全校轰动,为此学校号召全体同学向彦生同学学习。

    细微之处有真情

    彦生和同学们相处从来没有因工作环境或职位变化而变化,始终保持一种谦和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同学。不论谁家有事(尤其是婚、丧事),他能参加的一定参加,实在不能参加的,都要托人办理并打电话询问有无困难。有时回到涉县,同学们邀他吃饭,他从来不坐上座。他常说,我是小弟,我应该坐下座。同学之间家中之事他都要过问,可是当他女儿去年结婚典礼却没有通知我们在涉县的任何一个同学。事后同学们得知后打电话问他,他只是说,春节后我带他们回去看望同学们,谁知,春节后非但没回来,他却……

    不失原则聚清风

    彦生常说,同学们有困难找我,政策以内的事我会全力帮忙,政策以外的事我办不成,请同学们理解。有个同学叫刘爱廷,家在农村,生活很困难。女儿医专毕业后,曾多次找彦生,想让其帮忙安排工作。可是至今仍在外地当临时工。为此彦生在2007年春节前特意带东西来到爱廷家进行看望并解释,临走时丢下500元钱让其置办年货,爱廷后来还说:“尽管彦生没有安排我女儿的工作,但我明白他的难处,理解他的为人,不能因为我的事让他失去原则。”

    彦生从曲周调到邯郸后,同学们有时去邯郸办事免不了去看他。可是不管哪个同学去,他都是安排吃住在家,从来没有到宾馆去花公家一分钱。有的同学不解,堂堂一个组织部长,安排同学到饭店吃顿饭的权力都没有?这样的部长少有。说是这样说,可同学们都清楚,公私分明是他的品格,清正廉洁是他的作风。

    这就是我们同学中的佼佼者——王彦生同学。

责编:陈昌娥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