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期白治均:农村教育是一生的坚守

责编:刘畅

央视网消息 在白治均的老家榆林市米脂县有这么一句话:娃娃们将来要有点出息,就要看先生(老师)。为了让家乡的孩子们长大了都能有点儿出息,1980年,白治均从榆林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老家,来到离米脂县最偏远、最闭塞的郭兴庄镇还有二十余里的麻土坪小学任教,一干,就是36年。

在长期落后闭塞的农村,白治均始终有一个梦想,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山沟里飞出去的“金凤凰”。三十多年,每当新学年开学,他都要走村串户,挨家动员适龄孩子入学,拉着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作为一个偏远乡镇的教师,白治均的收入并不高。最困难的那些年里,家里要靠妻子喂猪、养鸡补贴,全家人省吃俭用才能硬撑下去。然而即使是这样,当有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准备辍学时,他还是尽力地拿出钱来,给孩子买课本和学习用品,鼓励他们把书读下去。

这几年,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孩子都跟着父母进城上学,村里的适龄儿童锐减。麻土坪小学由最多140多名学生,到目前只剩下5名留守孩子。尽管如此,学校的课程表依然排满了语文、数学等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课程,从未间断。

“我们这样地域偏僻、条件差的学校,别人不想来,来了也不安心,我不愿看到自己工作多年的学校像周边许多村的学校一样关门。”白治均说。正是这份满怀深情和责任感的坚守,才让那些留守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许多孩子毕业后考上了大专院校继续深造,有的还读到了硕士、甚至出国留学。他常说,“孩子就是我的希望”,而他又何尝不是孩子们、是这个村落的希望。

治贫先治愚,知识是改变穷困的唯一途径。正是有了白治均这样的老师,我们的乡村才会渐渐发展起来,甩掉贫困愚昧的帽子,建设得越来越好。教师节快到了,在这里我们对白治均、和所有像白治均一样坚守在基层的老师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1
网友留言 全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