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日均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地处大别山腹地的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同样受灾惨重,截至10日,乌云山村共发生山体滑坡2处,房屋倒塌4间,农作物倒灌面积120亩……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达333.2万。
作为去年刚刚上任的乌云山村大学生村官徐梁,发生险情后,他积极投身英山县抗洪抢险一线。上堤抗沙包,下水背群众,忍痛舍蜂厂……徐梁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位青年党员在危急时刻的担当,让村民们无不对这位大学生村官竖手称赞。
7月1日18时,正在巡视自己蜂厂的徐梁看到微信群里石头咀告急的消息,他二话不说赶往红山镇,加入民兵突击抢险队。19时,已经集结完毕的民兵突击队正准备出发时,徐梁接到爸爸的电话,让他赶紧回家转移蜂箱。但一心想着支援石头咀的徐梁只回复了一句话“家里的事情交给你们,我要去抗洪一线”,便挂断了电话。
也许当时的徐梁并没有意识到,从这一刻起他将度过忙碌的30个小时。
1日20时,雨势加大,红山镇全面告急。镇上临时调派民兵突击队赶往灾情更为严重的东汤河村,这也恰好是徐梁所居住的村子。此时的东汤河村已是一片汪洋。从小生活在这里的徐梁清楚,河堤旁的住户非常危险,急需转移。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徐梁和镇上的干部挨家挨户排查转移群众,却顾不上回家看一眼。面对一个个看着自己长大的父老乡亲,徐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积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就在这时,父亲又再次来电希望徐梁可以回家帮忙,并在通话中明确告诉他“再不回来,你的蜂场和鱼塘就全没了!”徐梁沉默了,但紧接着的还是那句话“家里有你们,我在前线”。
2日凌晨2点,住在危险河堤旁的13户39人全部安全转移。清晨6点,在短暂休息了四个小时后,徐梁起身来到东汤河堤察看水位。就在转身往回走的路上,他发现河堤的另外一侧有小股水不停地流出。徐梁意识到是管涌,立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同时召集村民展开筑堤。很快,在镇里专业救灾人员的指导下,险情在2日上午9点得到了暂时的遏制。但徐梁并没有丝毫轻松,因为这时他也同时得到了消息,他担任大学生村官的乌云山村受灾更为严重。不断传来的消息让徐梁决定立刻前往乌云山村。
从2日上午9点半开始,徐梁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多处灾情严重的地方。山体滑坡、道路损毁、桥梁坍塌……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徐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灾民安全撤离和安置灾民上。熟悉的铃声又响了起来,是父亲的电话。知道父亲一定还是说蜂厂和鱼塘的事儿,徐梁一狠心把电话挂断了。当徐梁安置完最后一个村民时,时针已指向了3日的零点。
救灾的30个小时是忙碌的,对于徐梁来说,同样也是煎熬的。原来,7月2日凌晨,徐梁转移完群众回家时,却得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父亲告诉徐梁,他辛苦经营了一年的创业项目养蜂场和之前购置的60万尾罗非鱼苗,一夜间全被洪水毁掉了。鱼苗被大水冲得不见了踪影,养蜂场里的蜂箱被冲跑了12个,还有20多个被浸泡,蜜蜂几乎全部死亡。
徐梁说,刚刚得知这消息时,心里几乎是绝望的。蜂场和鱼塘是他一手建立起来的,为了筹措创业资金,他甚至半年都没下过馆子。刚要有收益时,一场大雨竟全没了。那个晚上,伴随着倾盆大雨,落下的还有徐梁伤心的泪水。
但是,徐梁只能强忍难过,打算继续返回抗洪抢险一线。临走时爷爷安慰她:“你是党员,舍小家,保大家,挽救了父老乡亲的生命,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爷爷的点赞让徐梁坚定了信心,连续3日,他坚守抗洪一线,大腿被钢丝划伤也没休息,直至洪水退去。
在乌云山村担任村官的不满一年里,徐梁可以说给村民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有责任心,是个好孩子!”、“好小伙子嘞!”。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徐梁为了建设家乡,宁愿选择与女友分手。
在徐梁50多名高中同学里,如今留在家乡的只剩下3人。曾经有人问他,为何不出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徐梁回答说:“我觉得把家乡建设的更好,是我身上的责任。”而如今,徐梁最大的心愿就是帮助家乡的人民赶快渡过眼前的难关。徐梁的大局观值得称赞,他建设家乡的情怀更让人赞叹,让我们对这位大学生村官道声“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