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期“好店长”王燕清:用爱心温暖病患家庭

责编:弟辰晨

提起“墙上的餐桌”,有人会联想到把餐桌放在墙上的大胆创意。其实,“墙上的餐桌”是由王燕清发起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主要是让有爱心的顾客自愿购买“爱心饭菜”并且统一贴在墙上,在附近医院就诊的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患者和家属,可以摘下便利贴,便能免费换取相应的饭菜。顾客买了单,并不享用食物,而是让一些身处困境的人来享用,无需付费。这样看似简单的小爱心,却足够温暖整个津城。

王燕清是天津血液病医院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店主,因为店面在医院附近,所以她经常会跟医院的病人和家属接触,她经常看到一些病人和家属为了省钱而点最便宜的饭菜,她深知看病的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于是,她总会默默地为他们免费加餐。在一个并不大并不豪华的小餐馆里,王燕清决定为病人和家属做些什么。王燕清在偶然中听到了国外“待用咖啡”的故事,深受启发,于是,她在自己的店里打造了“墙上的餐桌”。

“牛腩饭”、“排骨米饭”、“祝早日康复”……走近这家爱心小店,一眼就能看到墙壁上张贴的各种各样的便利贴,上面写着对病人的美好祝福和各式各样的菜名,这些都是来店里吃饭的陌生顾客,他们看到“墙上的餐桌”都会行动起来,为帮助困难家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据王燕清统计,“墙上的餐桌”活动发起一个多月来,爱心人士捐赠的食物就已经超过700份。伴随着爱心的传递,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2015年4月的一个下午,一对来自辽宁海城的老人带着一个女孩来她店里吃饭。当时,他们三个人只点了三碗白米饭和一碟青菜,王燕清觉得很奇怪,询问老人还需不需要点些其他的。当老人告诉王燕清,为了省钱给孙女做化疗,他们三个已经一天没吃饭了。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让厨房给他们三个人上了三人份的肉、菜、汤。至今,这对老人还跟王燕清有着联系,每次他们带着女儿来天津做化疗的话都会去王燕清那里吃饭。

来自辽宁农村的刘艳,在王燕清的店里打工,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白血病患儿的母亲。刘艳11岁的儿子今年1月被确诊为白血病。高昂的治疗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为了给孩子治病,刘艳卖掉了家里的房子、汽车,但是面对每天300元左右的医药费,刘艳一家还是感到压力山大。得知刘艳的情况,王燕清不禁落泪了,她让刘艳在自己的店里打工,以便让刘艳能把赚的钱都用在孩子的治疗上。王燕清还买了冬天衣服和鞋子送给她,让困境中的刘艳感到很温暖。

其实,王燕清自己也是一名来津创业的流动人口,她还是劝业场街南京路社区的一名巾帼志愿者。2009年,她刚到天津的时候身上只有300元钱,还是一位好心大姐给予了她帮助,才让她在天津站稳了脚跟。谈及家人,王燕清的心里充满歉疚,年过四十的她是福建沙县人,有一个女儿在福建读书,她因为忙着“墙上的餐桌”这个活动,有时候会一个多月不给女儿寄生活费。但她的女儿很懂事,不仅没有怨言,还一直宽慰她。

后来,媒体无意中发现了“墙上的餐桌”的活动,并对“墙上的餐桌”进行了报道,“墙上的餐桌”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很多市民自发地去餐厅捐赠食物,有的直接送钱、也有给送来大米和蔬菜的。“墙上的餐桌”活动不仅牵动了天津市民的心,有些在海外的华人得知消息后也纷纷响应参与捐赠。捐赠者王萍表示她受国外朋友的委托到王燕清的餐馆捐20多份套餐。王燕清的行为感动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陌生人,这个活动凝聚起一股爱心的热流。

对于“墙上的餐桌”的未来,王燕清有着自己的打算,她认为,不管有多难,只要在她能力范围内,她就一定坚持把它做好、一直做下去。王燕清的善举感动着每一位来就餐的食客,受她的影响许多人已经主动参与到爱心行动中来。让我们对这位无私、善良、充满爱心的“好店长”说一声:谢谢你!

知识科普

什么是化疗?

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治疗药物杀灭癌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和手术、放疗一起并称癌症的三大治疗手段。手术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只对治疗部位的肿瘤有效,对于潜在的转移病灶(癌细胞实际已经发生转移,但因为目前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临床上还不能发现和检测到)和已经发生临床转移的癌症就难以发挥有效治疗了。而化疗是一种全身治疗的手段,无论采用什么途径给药(口服、静脉和体腔给药等),化疗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因此,对一些有全身播撒倾向的肿瘤及已经转移的中晚期肿瘤,化疗都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1714523629#qq.com(#换成@)
QQ:1714523629

+1
网友留言 全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