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期“好妈妈”王秀兰拥军助学爱洒边关

责编:弟辰晨

在祖国边陲黑河,提起百姓商店王秀兰,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秀兰看起来平凡而普通,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女性,却赢得了黑河人民的热爱。解放军某部八连战士常年驻守在祖国边陲黑河,他们在中俄界江黑龙江上巡逻执勤,守卫着祖国北大门。在中俄界江的寒冬里,王秀兰无数次送去了让人难以忘怀的温暖。她助学拥军,与解放军战士一同进步,与莘莘学子一起成长。在黑河,他们都称她为“兵妈妈”,她心系学子、爱洒边关的感人故事已成佳话。

2016年1月16日,“兵妈妈”王秀兰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将自己亲手熬制的腊八粥送到正在为祖国站岗、执勤的哨兵手中,她用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为边关战士过节。王秀兰陪着战士们一起过节已经有20年了,如今,已年过七旬的她依然坚持要给她的“兵儿子”多一些关爱。多年来,王秀兰时刻不忘边关战士,每逢连队的重大节日、活动,她都带着慰问品深入连队,以一个平凡的母亲形象,默默地走在拥军大路上。

王秀兰与黑河驻军官兵结缘还要追溯到1996年的冬季,那天,她乘坐开往俄罗斯的旅游巴士驶过边境江界时,看到了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里,边关战士正迎着寒风、满面冰霜地屹立在江界线上。这些边关战士跟王秀兰的孩子差不多年纪,她深深地被这些战士感动了,那一刻起,这些边关战士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王秀兰的心里。她决定为这些战士们做点儿什么,哪怕是一点儿的温暖。没过多久,她就带着慰问品来到了连队,那也是战士们第一次感受到来自“王妈妈”的关爱。寒来暑往,边关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王秀兰对官兵们的关爱却丝毫未减。

王秀兰1942年出生在江苏泗阳。1964年,她投奔亲戚来到原黑河地区嫩江县,并跟海江公社党委书记李德贵组建了家庭。一家人清贫节俭,王秀兰靠养猪养鸡换些零钱贴补家用。后来,因为他的丈夫工作出现了调动,他们一家人就搬到了黑河。王秀兰先后在针织厂、麻绳厂、印刷厂当过工人、门卫等。1996年,她的丈夫因为胃癌病逝,她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开了一家百货商店。王秀兰用心经营商店,生活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王秀兰的日子越过越好,但她不忘帮助他人,关注社会。2000年冬,王秀兰随民建黑河市委到西岗子煤矿开展专项扶贫工作。她来到困难户赵连英家中,看到赵连英的孩子趴在还有些热量的土炕上写作业,小手被冻得通红。得知孩子还有可能因为学费的问题而辍学时,王秀兰急了,她坚持要帮助赵连英的孩子完成学业。第二天,王秀兰专程赶到赵连英家中,给孩子送来了部分学杂费和一个装满学习用具的新书包。从那时起王秀兰心中时时惦念着那些因贫困而面临辍学的孩子们,并多次捐款捐物支援贫困学生。

2002年,王秀兰向14名品学兼优的女生捐赠了14辆自行车。2008年,她捐款10万元人民币用于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2011年,她向爱辉区西岗子捐款20万元人民币援建一所希望小学。这些年来,她捐助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用来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能够完成学业,她圆了孩子们的上学梦,还帮助他们走完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她不仅自己经常助学,还影响带动了周围其他人一道参与进来。

王秀兰做好事从来都是很低调的。虽然她做了这么多的好事,累计已经拿出了七八十万的资金来帮助当地的孩子和战士,但她从不张扬。她做好事更是不求回报的,她用朴实无华的言行诠释着真善美,王秀兰在乐于助人的路上,从未间断过。做好事容易,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秀兰一样坚持下来。让我们对这位用真情真爱暖人心的“兵妈妈”说一声:谢谢你!

知识科普

什么是希望小学?

希望小学是社会上一种公益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援助资金、物资等有意义的活动,帮助落后省份、县、市、乡镇等地方建校办学,或对接贫困学生,或长期在教育教学方面全面帮助提高,以此给一个地方带来希望与梦想,尽快致富奔小康。

他们不但捐款修学校,还随时给学生进行资助,学生读书有保障,为祖国的花朵能如期绽放做好铺垫。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1714523629#qq.com(#换成@)
QQ:1714523629

+1
网友留言 全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登录 注册
提交